查看: 183|回复: 2

《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 施万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4183546.jpg          

书名: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
作者:施万克
分类:历史
ISBN:9787521730425      

内容简介

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这艘永沉海底的巨轮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直至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使得这场20世纪最著名的海难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有关灾难、人心、挣扎与救赎的话题再次席卷全球。但鲜为人知的是,那艘船上还有8名中国乘客,而且其中6名得以幸存。

有关“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最早能够追溯的资料只有海难发生后西方媒体的零星报道,以及“泰坦尼克号”个别幸存者的回忆和证词:有人说他们是偷渡者,从一开始就藏身救生艇中;有人说他们是靠假扮女人混上救生艇;还有人说他们被枪指着,宁愿被打死都不愿下救生艇。这明显相互矛盾的指控背后,是不为人知也无人关心的历史真相。这6人就这样无端背负百年骂名,然后被遗忘。

一个多世纪之后,海事历史学家施万克首次为我们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他从海量档案资料中去伪存真,拼凑起有关中国乘客的身份信息。他亲身实施浸水实验,并且按照原比例打造救生艇,只为还原海难发生时中国乘客的遭遇,破除不实指控。他还多次前往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那些中国乘客的故乡台山进行实地调查,追寻这些人为何漂洋过海而来,又在船难后去向了何方。

就这样,施万克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向世人证明:这些中国幸存者绝非“懦夫”“偷渡者”,也不可能“假扮女人”混入救生艇。他们是“泰坦尼克号”事件中最不起眼的注脚,却是那个人口变迁、种族主义大背景下海外中国劳工群体的缩影,面对时代的不公、命运的倾轧,他们毫无还击之力,唯有“抹干眼泪笑呵呵”。

作者简介

施万克(Steven Schwankert)

美国海事历史学家、作家,专注于探索、技术、媒体和文化领域,旅居中国逾20年。

同名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首席研究员兼主演,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作品多见于《亚洲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等刊物,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这本书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和实地调查,为读者呈现了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书中描述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六名中国乘客鲜为人知的幸存经历,以及他们获救后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以下是对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

1. 历史挖掘:
   - 书籍通过细致的历史挖掘,重现了当时泰坦尼克号上8名中国乘客的生活背景和他们的旅行原因。
   - 作者施万克追溯了这些中国乘客从家乡台山出发,远赴海外的原因及其在灾难后的去向,展现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历史。

2. 人物故事:
   - 六名中国幸存者不平凡的逃生经历,是书中描述最为生动的部分。尽管遭遇了世人的遗忘与抹杀,作者还是通过各种努力,让这些人的故事再次被世人所知。

3. 侦探推理:
   - 书籍中像侦探电影一样,逐步揭开历史谜题的过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主创团队的寻找过程扣人心弦,为这部历史题材的作品增添了悬疑色彩。

4. 实证研究:
   - 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作者进行了浸水实验,并原比例打造救生艇。
   - 通过实证研究,作者努力破除有关中国乘客的不实指控,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5. 文化差异:
   -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是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名中国幸存者获救后在短时间内被美国驱逐出境,反映出当时华人在国外的艰难处境。

6. 深入解析:
   - 书中不仅叙述了幸存者的故事,还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种族偏见和移民政策,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信息。

7. 情感共鸣:
   - 尽管距离灾难发生已有百年,书中所述故事仍然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个体的故事,感受到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坚韧。

8. 写作风格:
   - 作者施万克的写作风格清晰、细腻,能够将枯燥的历史资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述,是本书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此外,作者施万克的背景也十分引人注目。作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其作品常见于各大国际媒体,这为书籍的国际视角和深度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对一段被忽略历史的深入挖掘,也在于作者施万克用充满悬疑的笔法,带领读者感受那段历史中的不公与挣扎。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收获关于泰坦尼克号更为全面的视角,同时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状态有更深的理解与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施万克作品评析

《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泰坦尼克号上鲜为人知的中国幸存者故事的大门。作者施万克,一位资深的海事历史学家及探险家,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生命重现眼前。

书中的一个精彩之处,在于它如何立体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和人物情感。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带着希望与梦想出发,却未能预见那场致命的悲剧。在这场灾难中,八名中国乘客的经历尤为引人注目,他们中的六位幸存者,成为了这本书的主角。施万克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幸存者在种族歧视极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书中细腻地描绘了幸存者们在泰坦尼克号上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在西方社会所遭受的排华痛苦。这不仅仅是一次对于生命顽强抗争的赞歌,更是一次对种族歧视和移民苦难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幸存者的故事,作者展示了这些中国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渴望。

另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聚焦于幸存者的个人经历,更把镜头对准了那个时代广阔的历史背景。施万克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大事件相交织,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每一次历史波动对于小人物命运的深远影响。

书中还特别提到了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他以自己的作品《泰坦尼克号》为出发点,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及其背后故事的敬意和思考。这也让这本书在揭秘历史的同时,拥有了更多的现实关联和文化深度。

《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它不仅还原了一个多世纪前的历史现场,更为我们呈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引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