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回复: 2

《陶艺美学录》 张泉/马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艺术 
s33753553.jpg          

书名:陶艺美学录
作者:张泉/马岭
分类:艺术
ISBN:9787513932110      

内容简介

《生活月刊》原创作团队寻访了十多位宝岛知名陶艺家和茶道家,纪实书写他们的心路历程与创新探索,以及各自为陶艺发展做出的贡献。他们中有的力图用自己的创作还原中国千年陶瓷发展整个脉络,有的从农人到陶人,将自己的生命和整个时代风貌融入陶器,有的边教学边创作,将陶艺教学从学徒制的传承转入学院派,还有的则吸取日本和西方的陶艺美学理念,融入国际化的创作语境,从追索、复原失落的中国传统,转向新的创作……

陶艺家重新思考陶的本质,调整做陶的观念,通过反复的实验、探索,运用不同的材料、探索新的配方和烧造方式,形成了风格多元又独立的陶艺新美学,为现代陶艺增添了新的色彩。陶瓷之美同时又植根于生活之中,无论是日常器皿,还是典藏之物,都体现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每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我们都可以从陶艺作品中得到答案。

◆从陶艺出发,探寻当代生活美学

汝窑、钧窑、郎窑、青花……还原千年的传统之美;瓶、罐、碟、杯……回归生活的日用之道;无论是日常器皿,还是典藏之物,都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生活风貌;每个时代的美学风格,都可以从陶艺作品中得到答案。

◆ 纪实书写宝岛陶艺名家的创新探索,聆听人与陶土彼此发现、相互塑造的动人故事

蔡晓芳|解致璋|陈景亮|蔡荣祐|邱焕堂|叶 文|杜辅仁|江有庭

陈九骆|陈正川|张清渊|杨文霓|李宗儒|田承泰|王文德|王宏祥

◆聚焦个性的美学训练,刻画大师的匠心坚守

和《生活月刊》原创作团队一起,深入山海之间的窑地,寻访宝岛陶艺名家,聚焦大师的心路历程、创新探索和美学理念;从追索传统、打破规则到融入国际,以陶瓷美学重塑当代生活。

作者简介

主编:张泉

复旦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生活》杂志主编。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微博1912》,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总撰稿)、《大上海》(总撰稿)。参与创作的纪录片多次荣获“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在《生活》杂志主持的专题报道获得由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2010年度、2013年度“亚洲卓越新闻奖”。

摄影:马岭

摄影家、跨媒体创作人、策展人,茶之路及有练STUDIO主理人,曾任《生活》杂志及现代传播的摄影总监,作品多次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摄影等奖项,主要摄影作品有《茶之路》《敦煌》《呼吸:云门舞集》《重走梁思成之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艺美学录》这本书是一次深入陶艺世界的纪实探索,由张泉主编,马岭摄影,以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关于陶艺的美学宝库。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所展示的陶艺技术和美学理念,更在于它所传达的陶艺家们的心声与故事。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 心灵历程的描绘:
   - 书中详细描述了十多位宝岛知名陶艺家和茶道家的心路历程。
   - 这些艺术家们不仅在技术上求新求变,更在精神层面进行着深刻的探索,他们通过陶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 每位艺术家对陶艺的理解和发展的贡献都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陶艺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2. 创新探索的记录:
   - 不同艺术家在陶艺上的创新实验,如运用不同的材料、开发新的配方和烧造方式,都一一被记录。
   - 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陶艺的制作技术,也为现代陶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 书中揭示了这些创新如何影响了陶艺的审美和实用性,使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产生了新的连接。

3. 多元风格的表现:
   - 从追索传统到打破规则,再到融入国际化的创作语境,书中详尽地展示了多种陶艺风格。
   - 陶艺家们不仅复原了中国千年陶瓷发展的脉络,还将西方的陶艺美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 这种风格的多元化展现了当代陶艺的广阔视野和深远影响。

4. 技术与哲学的结合:
   - 书中不只关注技术层面,更深入探讨了陶艺背后的哲学和文化意义。
   - 陶艺作品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艺术家对于生活、文化和哲学的思考和表达。
   - 这种深入的探讨使得《陶艺美学录》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作品。

5. 生活与艺术的融合:
   - 陶艺作品既是日常生活中的器皿,也是艺术品,书中完美地将这两者结合。
   - 通过对陶艺品的展示,读者可以感受到陶瓷之美如何植根于生活之中,并体现一个时代的风貌。
   - 这种融合使得陶艺成为了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生活的桥梁。

总而言之,《陶艺美学录》不仅仅是对陶艺领域的一次全面探索,它更是一次深入的艺术与文化的对话。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获得关于陶艺的专业知识,更能深刻理解陶艺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陶艺美学录》的多元美学探索

《陶艺美学录》这本书,是由张泉和马岭联手打造的,用文字和图像构建了一座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陶艺桥梁。书中通过寻访十多位宝岛陶艺家和茶道家,纪实书写他们的心路历程与创新探索,以及各自为陶艺发展做出的贡献,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泥土与火焰交织出的绚烂世界。

书中对那些力图还原中国千年陶瓷发展脉络的艺术家们给予了深情的描绘,他们如同时空的旅人,试图在泥泞中找回那些消逝的工艺和样式。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之心,让我深受感动,仿佛在他们的每一件作品中,都能聆听到历史的低吟浅唱。

作者还记录了那些将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时代风貌融入作品的陶艺家。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衔接,每一个烧制的陶器,都是他们生活的缩影。这样的作品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命力,它们不仅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载体。

书中还展示了陶艺教学的转型,从传统的学徒制传承到学院派的系统教育。读到这部分,我不禁思考传统与现代教育方式的碰撞与融合。这些改革者的尝试让人钦佩,他们不仅传授技术,更引导学生去理解背后的文化和哲学,让陶艺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于书中提到的那些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将国际化元素融入创作的陶艺家,我同样感到敬佩。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打破常规,创造出既有东方魂又有西方形的作品。这种跨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现代陶艺的内涵,也让中国传统陶艺在世界舞台上呈现出新的风采。

最让我动容的是陶艺家们对材料和新烧造方式的不懈探索。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创新勇气,为现代陶艺带来了风格多元的新美学。这种不断探索的态度,无疑为陶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陶艺美学录》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它不仅展现了陶艺的美,更揭示了背后的文化深度和创作者的情感世界。每当翻开这本书,都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火焰的热烈,体会到每一个陶艺家将生命转化为艺术的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