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回复: 2

《沙沙生长》 郭小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719000.jpg          

书名:沙沙生长
作者:郭小寒
分类:文学 民谣
ISBN:9787547737309      

内容简介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朴树、小柯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校园民谣,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等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

作者曾以文化记者的身份,采访过众多中国民谣领军人物;其后担任野孩子、周云蓬、万晓利、小河等音乐人的演出经纪人,亲身参与创建了中国民谣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内地走向港台的过程;后又以互联网平台创业者的身份,与陈鸿宇、程璧等新一批音乐人一起生发、成长,探索独立音乐更广阔的未来方向。

“沙沙生长”既是民谣音乐的生长,也是听众、读者和从业人员的生长,本书试图全景式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切面。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换取历史,而匆匆行走的年轻人,又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

★中国当代民谣人物群像,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

——从老狼、朴树、叶蓓的校园民谣时代,到野孩子、万晓利、小河、周云蓬的城市新民谣场景,再到宋冬野、李志、陈鸿宇、程璧等互联网时代民谣音乐人的崛起,本书是对中国当代民谣30年来发展变化的珍贵记录。中国当代民谣陪伴着70后、80后、90后们一路成长至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最初听歌和写歌的人们都已不再年轻,新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合又不断更新,青春的情怀却未曾更改。

*

★资深音乐企划视角的专业解读+身体力行的执行经验+文化记者出身的文字打磨,呈现一部丰富而动人的中国当代民谣小史

——作者身具中国当代民谣发展的亲历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既能带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中国当代民谣的流变历程,也能给我们冷静清晰地梳理民谣发展脉络,更有众多民谣歌手生动翔实的创作故事和生活细节,一手的音乐演出的执行经验和幕后花絮,以及从业者的真实心境与思考。本书试图记录的是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切面。

*

★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助推,梁文道、老狼、野孩子、张玮玮、周云蓬、小河、五条人、陈鸿宇、程璧鼎力推荐

——作者与中国民谣的诸多重量级音乐人都有过密切合作,书中写到的音乐人们,有的是她采访过多次的好友,有的是她深入合作的伙伴,有的是她一起“江湖走唱”的队友。2020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里,她作为“专业乐迷”出场。本书兼具众多音乐人的认可与推荐,是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民谣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郭小寒

资深音乐从业者,前“乐童音乐”和“乐空间”联合创始人,前《北京青年周刊》主笔。曾任《Rolling Stone》中文、《Q》中文、《南方周末》等媒体特约音乐文化记者、乐评人,《Uncut》经典摇滚指南中文版出版总监。在《T》《Esquire》《Marie Claire》《WSJ》《TimeOut》《FIGARO》《LEON》等时尚杂志开设有文化、音乐主题专栏。

作为独立民谣经纪人,她曾经参与创立了民谣“河联盟”,担任过周云蓬、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吴吞、刘东明等民谣音乐人的音乐企划和演出经纪。也曾为李志、丁薇、程璧、满江、周云蓬、万晓利、莫西子诗、曹方等知名音乐人做过音乐企划、演出策展和宣传统筹工作。

此外,她还是著名播客《大内密谈》的音乐节目主播,和相征在看理想App合作出品《中国民谣小史》、《中国摇滚小史》、《英伦唱片店》等收费音频节目。2020年,她作为第二季《乐队的夏天》的“专业乐迷”全程参与了节目录制与传播。

微博:郭小寒

微信公众号:小寒的四季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沙生长》这本书是郭小寒通过对中国当代民谣发展历程的全景式记录,展现了一个音乐类别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共同生长的历程。这本书所描绘的中国民谣风景,不仅对音乐从业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普遍读者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当代民谣发展的大门。下面对这本书进行点评:

1. 民谣音乐全景扫描:书中以年代为线索,将复杂繁复的音乐现象梳理成一条清晰的轨迹,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民谣如何从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民谣起步,经过城市新民谣的演变,进而步入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新潮流。

2. 代表音乐人评析:作者对于每个阶段的代表性音乐人都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如高晓松、老狼等,通过他们的故事,读者能更加具体地感受到每一个时代民谣音乐的风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 文化影响探究:郭小寒不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的描述,更深入地探讨了民谣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共鸣,以及这些音乐如何影响和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4. 个人与音乐的互动:正如书名“沙沙生长”所示,这不仅是音乐的生长,也是听众和从业人员心路历程的生长,这种双重成长的叙述使得书籍充满了情感的共鸣与思考的深度。

5. 社会节奏反映:通过对民谣音乐不同阶段的描述,反映了社会节奏的变化及人们心态的波动,是对现代中国社会的一种侧面揭示,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自我认知的一种探索。

6. 音乐融合趋势:在讨论现代互联网时期的民谣时,书中也提到了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民谣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持其独特性同时又具有包容性。

7. 未来展望:在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提出了对未来民谣发展的展望和期待,鼓励音乐人坚持原创,同时也呼吁听众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多样化的音乐风格,这对于促进音乐生态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阅读本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读者在享受文本所带来的信息与故事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音乐体验进行反思,从而与作者的观点形成对话。
- 鉴于书中涉及多个音乐人及其作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去聆听他们的音乐,这将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感受。
- 本书提供的历史脉络和大量案例,也可作为研究中国当代音乐的一个切入点,尤其适合音乐研究者和学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总结来说,《沙沙生长》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乐的书,更是一本通过音乐讲述中国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书。郭小寒通过详实的资料收集和深入的分析,让这本书成为了了解中国民谣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社会学、文化学研究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沙生长》这本书由郭小寒著作,承载了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的历史脉络和个人记忆,它不仅是对音乐本身的记录,也是对听众、读者以及音乐从业人员成长历程的映照。下面将深入探讨此书的精彩部分,并进行客观的点评:

1. 民谣生长
   - 全景式记录:本书尝试以全景式的视角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历程,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各个时期的民谣特色。
   - 历史脉络梳理:作者系统地回顾了中国民谣的发展,按照年代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历史线索清晰的民谣生长图景。

2. 个人记忆
   - 音乐与人生:书中不仅关注音乐本身,还关注那些与民谣音乐息息相关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命运都与音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人故事。
   - 真实感悟:通过对从事民谣音乐创作的艺术家们的访谈和记述,书中展现了他们的真实感悟和心路历程,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纪实色彩。

3. 文化观察
   - 社会背景发响:民谣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环,与社会背景相互呼应。书中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民谣音乐的创作和接受。
   - 时代切面:此部作品所记录的音乐发展史被嵌入到更大的时代背景中,让读者能够从一个小切口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动。

4. 艺术表达
   - 音乐风格变迁:从校园民谣到城市新民谣,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书中详细讲述了各种风格背后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者的追求。
   - 歌词语言分析:对于民谣音乐来说,歌词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核心。书中对歌词的语言风格、主题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5. 社会影响
   - 音乐与社会互动:展现了民谣音乐是如何与社会现实互动,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 听众角色变化:本书还观察到随着民谣音乐的发展,听众的角色及其对音乐的感知方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此外,在阅读《沙沙生长》时,读者可留意以下几个要点以增进对书内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 了解中国当代民谣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 注意作者是如何将个人记忆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的。
- 思考民谣音乐如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出社会变迁。

综上所述,《沙沙生长》这部作品以其对中国民谣走唱录的全面展现,不仅为民谣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也为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当代民谣发展历程的窗口。书中精心编织的历史脉络、生动的个人记忆以及深刻的文化观察,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而多彩的文化画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