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回复: 2

《生而服从》 乔纳森・斯特拉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科幻 
s33914716.jpg          

书名:生而服从
作者:乔纳森・斯特拉罕
分类:小说 科幻
ISBN:9787513344524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15篇近年受到国际科幻界肯定的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科幻短篇故事。

1.《工作机器人指南》 维娜·杰敏·普拉萨德 著

《工作机器人指南》入围2021年雨果奖最佳短故事奖。维娜·杰敏·普拉萨德是一名来自新加坡的作家,她的作品旨在反对世界机器论,她的作品多次提名星云奖、雨果奖、惊奇奖、斯特金奖和轨迹奖等奖项。

2.《回声测试》 著彼得·沃茨 著

彼得·沃茨原先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因小说《海星》《盲视》而名声大噪,他的作品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屡获各类奖项,从科幻小说到纪录片再到学术作品都有获奖,

但最近他参与制作一部黑色金属科学歌剧,讲述的是将石花肺鱼送去火星的故事,该项目由挪威政府资助(歌剧项目,不是肺鱼项目)。

3.《无尽》 萨阿德·Z . 侯赛因 著

萨阿德·Z . 侯赛因是小说《逃离巴格达!》和《巨灵城》的作者。他的中篇科幻小说《廓尔喀与周二之神》已于2019 年出版。

4.《步枪兄弟》 达里尔·格雷戈里 著

达里尔·格雷戈里是一位跨类型获奖作家,作品类型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漫画等。最新的长篇小说《弯勺者》提名世界奇幻奖。中篇小说《安然无恙》获得了世界奇幻奖和雪莉·杰克逊奖,同时入围了星云奖、斯特金奖和轨迹奖的决赛。科幻小说《派对之后》则是2014 年度美国公共电台和《科克斯书评》的最佳虚构小说,并入围了朗姆达文学奖决赛。其他小说如《骚乱》《魔鬼入门》、青少年小说《哈里森平方》和《抚养斯通尼·玛耶尔》则获得了克劳福德奖。多部短篇小说收录于《天方夜谭和其他故事》(2011 年度《出版人周刊》最佳图书)。他的漫画作品则包括《传奇:青蜂侠》《人猿星球》和《德古拉:与兽同行》(与库尔特·布西耶克共同创作)。

5.《伤害模式》 托奇·奥涅布希 著

托奇·奥涅布希的作品《夜制野兽》《雷声之冠》《战争女孩》和《暴动婴孩》均获得了诺莫奖。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与哥伦比亚法学院,并于巴黎政治学院取得了国际商法的硕士学位。短篇作品曾发表于《阿西莫夫科幻杂志》。

6.《偶像》 刘宇昆 著

刘宇昆是星云奖、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得主,作品曾发表于《奇幻与科幻》《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类比》《克拉克世界》、《光速》和《奇异地平线》等杂志。他的长篇处女作《国王的恩典》(The Grace of Kings )是丝绸朋克奇幻小说《蒲公英王朝》系列的第一部,本书获得轨迹奖新作奖,并入围了星云奖决赛。随后他又出版了该系列的第二部小说《风暴之墙》,两部短篇小说集——《折纸和其他故事》和《隐藏的女孩和其他故事》,还有星球大战系列小说《卢克天行者传奇》。另外《蒲公英王朝》系列的第三部小说《蒙面

君主》也即将出版。

7.《更大的鱼》 莎拉·平斯克尔 著

莎拉·平斯克尔于2016 年凭借中篇小说《我们的大路女士》)获得星云奖。中篇小说《在快乐中知晓背后的深渊》于2014 年获得斯特金奖,并入围了2013 年度的星云奖决赛。多篇作品发表于《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奇异地平线》《奇幻与科幻》《光速》《每日科幻》《神秘杂志》和《炉边幻想》等杂志,另有作品收录于《长久隐藏》《凶猛之家》《抵达未来》和多个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等选集。她所创作的故事已被译为中文、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首部作品集《迟早万物都将落入大海:故事集》和首部长篇小说《新日之歌》都于2019 年出版。

8.《桑尼的联合》 彼得·F. 汉密尔顿 著

彼得·F . 汉密尔顿1988 年首部短篇小说发表于《恐惧杂志》,著有多部畅销作品,其中包括“格雷格·曼德尔系列”“夜之曙三部曲”“国协三部曲”和“虚空三部曲”,以及一些收录了《降龙》和《大北路》的短篇小说集。他最新创作的三部曲为“救赎序列”。

9.《与死神共舞》 朱中宜 著

朱中宜的多部小说曾发表于《波士顿评论》《神秘杂志》《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以及《托尔在线》,他的作品《谎言之水从天而降》获得了2014 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

10.《精美表演》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 著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处女作于1990 年发表于《中间地带》,此后他又发表了多部短篇小说。自2000 年至今,他出版的《深渊之城》获得英国科幻协会奖,创作过《神秘博士》系列小说之《时间的收获》(The Harvest of Time )。

11.《翻译》 安娜莉·内维茨 著

安娜莉·内维茨会创作科幻小说和非虚构文学。长篇小说《另一个时间轴的未来》和《自治》获得了拉姆达文学奖。作为一名科学记者,安娜莉为《纽约时报》撰写观点文章,且为《新科学家》杂志撰写每月专栏。多篇作品发表于《华盛顿邮报》《板岩杂志》《大众科学》《科技艺术》《纽约客》和《大西洋月刊》等报刊。安娜莉同时是雨果奖最佳播客Our Opinions Are Correct的联合主播。

12.《食罪者》 伊恩·R. 麦克劳德 著

伊恩·R . 麦克劳德从事科幻小说及其他类型小说创作已超过三十年,写出了众多备受推崇的长篇和短篇作品。作品横跨科幻小说、幻想文学、架空历史、恐怖与蒸汽朋克等类型,不过他本人希望所有的小说创作、阅读和欣赏都可以不受类型标签的局限。他的作品曾经荣获亚瑟·C . 克拉克奖、世界奇幻奖(两次)以及假想历史奖(三次)。

13.《机器人童话集》 索菲亚·萨玛特 著

索菲亚·萨玛特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奥隆德里亚的陌生人》《带翼的历史》,短篇小说集《温柔》和《怪物图鉴》。索菲亚·萨玛特的作品已获多个奖项,包括惊奇奖、英国奇幻奖和世界奇幻奖等。

14.《赤字的明暗处理》 苏珊·帕尔默 著

苏珊·帕尔默是作家、艺术家和Linux 系统管理员,她是《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的定期撰稿人,另有作品发表于《类比》《克拉克世界》《中间地带》等杂志。她曾于2016 年获得“《阿西莫夫杂志》读者选择奖之最佳中篇小说”,以及“《类比》分析实验室奖之最佳中篇小说”。

15.《极端化术语表》 布鲁克·博兰德 著

布鲁克·博兰德的作品曾获星云奖和轨迹奖,且曾入围雨果奖、雪莉·杰克逊奖、西奥多·斯特金奖、世界奇幻奖和英国奇幻奖。作品曾刊登于《托尔在线》《光速》《奇异地平线》《神秘杂志》《纽约时报》等报纸杂志。

《工作机器人指南》入围2021年雨果奖最佳短故事奖!

《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是一本较为少见的、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幻名家短篇小说合集。

雨果奖提名、轨迹奖评论编辑 乔纳森・斯特拉罕编选;

囊括15位活跃在科幻界前沿的作家:

刘宇昆(星云奖/雨果奖/世界奇幻奖)

朱中宜(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

维娜·杰敏·普拉萨德(入围2021年雨果奖最佳短故事奖)

莎拉·平斯克尔(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

布鲁克·博兰德(星云奖/轨迹奖/入围雨果奖)

达里尔·格雷戈里(世界奇幻奖/入围星云奖/斯特金奖/轨迹奖)

索菲亚·萨玛特(惊奇奖/英国奇幻奖/世界奇幻奖)

伊恩·R. 麦克劳德(亚瑟·C.克拉克奖/世界奇幻奖)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爱,死亡和机器人》编剧/英国科幻协会奖)

彼得·F.汉密尔顿(《爱,死亡和机器人》编剧)

15个有关机器人“阴谋论”的终极案例!

机器人被按需制造·自我意识悄然觉醒·违抗定律叛变人类

直到故事的最后,

你都无法分辨出,主角到底是人还是机器人。

科幻小说名家+王牌科幻编辑+获奖优秀短篇

“机械宇宙”主题短篇故事合集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特拉罕是世界奇幻奖获得者、文选编辑和播客主持人。他编辑了超过70本书,是轨迹奖的评论编辑、Tor.com的顾问编辑,还是获得雨果奖提名的播客节目Coode Street的合作主持人兼制作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评析

在《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中,我被一篇篇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科幻短篇故事深深吸引。本书由乔纳森·斯特拉罕细心编选,汇聚了国际科幻界中,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题材的15篇佳作,每一篇短篇故事都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其中,《工作机器人指南》是由维娜·杰敏·普拉萨德所著,入围2021年雨果奖最佳短故事奖。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对机器人在工作中的种种表现进行了生动描绘,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机器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朱中宜的短篇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机器人/AI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引发我对于未来的遐想和期待。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包含了刘宇昆等多位前沿科幻作家的精彩作品。他们以独特的角度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机器人/AI领域的多元面貌,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

此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每篇短篇故事的独立魅力,更在于它们集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关于机器人/AI的宽广画卷。无论是机器的故障,还是人机的互动,都在这部书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豆瓣评分8.0足以证明这部书的质量,这个评分反映了30位评价者对这部书的共同认可。我也深以为然,这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合集,更是一部关于未来、关于人类与技术共处关系的深度思考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而服从:机器人故障指南》这本书,由乔纳森・斯特拉罕编辑,新星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是一本集结了15位科幻界前沿作家的短篇小说集。本书涵盖了刘宇昆、朱中宜等雨果奖、星云奖等获奖作者的作品,展现了一系列关于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故事。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题材创新:在《生而服从》中,机器人角色们展现出了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这在传统科幻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赋予机器人以复杂多变的内在世界,挑战读者对于智能生命的既有认知。

2. 道德探讨:书中每个故事都构建了独立且完整的世界观,作家们通过机器人这一载体从各种层面疯狂地挑战读者的道德观,从而引发人们对于科技发展与人类道德的深入思考。

3. 多元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共同贡献了自身视野下的独特见解,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科幻视角,丰富了书的内涵和阅读体验。

4. 文学价值:作为获得雨果奖提名、轨迹奖评论编辑的作品,本书在科幻文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其文学价值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与肯定。

5. 人文关怀:书中探讨的不仅仅是机器与人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如权力、自由、伦理等,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6. 想象力丰富:各位作家在书中展现了极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机器人这一载体,描绘了一幅幅未来社会的可能图景,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探索欲。

7. 写作技巧: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和叙事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使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新的旅程。

8. 情感共鸣:尽管故事中的主角是机器人,但它们所经历的情感波折、冲突与解决,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提示着人性的普遍性。

此外,读者在阅读《生而服从》这本书时,可能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考虑到书中讨论的主题比较深刻,涉及机器人意识、人类道德等议题,读者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和伦理学基础才能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观点。
- 由于每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世界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自己总结每个故事的核心思想,加深理解。
- 对于对科幻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将本书作为了解当前科幻文学创作趋势和风格的一个窗口。

总结而言,《生而服从》这本书以其独特的题材、深刻的道德探讨、多元文化的视角及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科幻文学领域的一份宝贵财富。它不仅反映了机器人技术可能带来的道德挑战,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值得广大科幻爱好者和思想探讨者细细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