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回复: 2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梅维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28825573.jpg          

书名: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作者:梅维恒
分类:文学
ISBN:9787513311144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年代跨度自远古迄当代,而叙述对象还包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首次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为主题划分篇章,而第一篇章总括介绍中国文学的关键要素。每篇章内容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篇,其中涉及到的话题包括: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

西方汉学界公认的中国文学史经典读本

本书在英语世界享有极高的口碑,近年来一直是作为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必备参考读物;

重在阐述中国文学中的议题,省略了不必要的原文征引,叙述流畅,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主编梅维恒在国际汉学家享有极高的地位,他的博大、奇妙的视野使得这部著作的格局不同于现有的文学史著作。

全面叙述全球华人的文学创造,算得上是首部全球华人文学史。

季羡林生前推荐引进,出版社历时十年周折*终翻译出版

汇聚全球*汉学家,以国际化视野颠覆传统研究方式

海外知名学者夏志清、宇文所安、康达维、顾彬、李欧梵、王德威、白亚仁、白安妮、何莫邪、柯慕白、施文林、刘禾等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梅维恒(Victor H. Mair)

1943年生,哈佛大学中国文学博士,著名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及中东研究系教授、宾大考古及人类学博物馆顾问,还担任京都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任教职;精通中文、日文、藏文和梵文,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汉学界最具开拓精神的学人,著述宏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古史、敦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可从多个维度展开。以下是对该书核心亮点的详细阐述:

1. 体裁年代的清晰架构
   - 文体分类:梅维恒在编纂本书时,采纳了文体作为主题划分篇章的创新做法。通过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分别编入不同的章节,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和特色。
   - 时间序列:在每个文体的篇章中,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从古至今各个文学阶段的变迁和发展。

2. 古今中外的文学拼图
   - 历史跨域:从时间上看,这部作品覆盖自远古至当代的中国文学,让读者能够一窥中国文学的历史全貌。
   - 地域涵盖:在空间上,除了中国大陆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全球影响力和广泛传播。

3. 多元视角的文学洞见
   - 文化影响考察:书中不仅论述历史背景,还涉及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等,深入探讨了这些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 社会角色探讨:关注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这些内容的增加,丰富了书中的论述层次,并提供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视角。

4. 传统变革的持续对话
   - 传统连续性:书中特别强调了中国传统的持续性,展示了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并在新时代中发展。
   - 当代变革:对于二十世纪乃至当代的文学嬗变,书中也有精到的分析,展现了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面貌。

5. 世界语境的文学定位
   - 全球参照系:本书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这种全球视角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贡献。
   - 文体界限探索:尤其注重文与诗、小说与戏剧的界限,以及口语与书面语的互动,关照了不同文体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体现了对中国文学独特性的深刻洞察。

6. 作者学术的反思争鸣
   - 编辑思路:新增的梅维恒序言,反映了作者20年后的研究思路变化,这种自我反思和对学术争鸣的回应增加了书籍的学术价值。

7. 通俗易懂的编纂风格
   - 音译系统:尽管采用了韦得-贾尔斯音译系统,但作者希望书籍能让平均水平的本科生也读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术著作的普及问题。

此外,考虑到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有着多维度的考量,读者在阅读《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时,可以结合以上论点展开思索。例如,思考不同文体如何随时代而演变,或是如何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进一步地,读者可自行探索及分析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及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

总结而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全面且深刻的内容呈现,还在于它为研究和欣赏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梅维恒教授通过创新的编排和多元视角的整合,使得这部文学史既是学术性质的研究作品,也是一部普通读者能愉快阅读的文学巨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评析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是一本由梅维恒主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深入探讨中国文学传统的作品。这本书不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豆瓣评分高达7.9分,它所涵盖的内容之广、观点之新,也让其成为了研究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

书中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时间上自远古涵盖至当代,论述对象还囊括了中国港澳台地区作家、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本书首次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分编,兼取年代与主题,如此,超越了时间与文类的全新棱镜,关照文与诗、小说与戏剧的模糊边界,口语与书面语的互动,尤其注重辨析传统的持续性及在二十世纪乃至今天的嬗变。每编以时间为序,历史背景之外,还涉及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等,打通了文学史的古今界限,为读者提供了各种文体由古至今的演变线索。

特别是作者对于文体的划分,不拘泥于传统的年代或作者编排,而是尝试探索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语境中的流变。如对现代文学的处理,不只是简单罗列作品,而是深入分析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中的新意和影响。

此外,梅维恒教授在新版序言中所述的20年研究思路的变化,更是让本书增添了时代的深度,使其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的读物,也是学术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既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又极具阅读价值的巨著。它将中国文学的壮阔脉络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不失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学者还是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它都能打开一个充满惊喜的文学世界,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细细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