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0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0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0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0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
0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0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引自《岳阳楼记》
0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民谚
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2、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朱光潜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
15、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1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7、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唐渊明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言必行,行必果————民谚
2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2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滕文公下》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2、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3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34、中国古语名言警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5、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3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3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1、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42、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4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4、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45、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4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4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8、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9、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50、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王豫
5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52、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5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4、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55、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5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5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