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0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03、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唐•杜甫《绝句四首》
04、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宋•文天祥《除夜》
05、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明•唐寅《把酒对月歌》
06、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隋•卢思道《从军行》
0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08、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
09、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10、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宋•辛弃疾《念奴娇•梅》
1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2、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4、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5、月出皎兮。————先秦•佚名《月出》
1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7、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18、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19、江畔何人初见月。————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1、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2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24、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宋•苏轼《前赤壁赋》
2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唐•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2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0、人间六月。————宋•何梦桂《声声慢•寿何思院母夫人》
31、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3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3、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3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唐•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35、月在杯中。————宋•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6、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37、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38、痴痴更望春三月。————宋•刘辰翁《忆秦娥•收灯节》
39、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洞宾《牧童》
41、关于月的诗句:月如无恨月长圆。————宋•石延年《句》
4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43、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4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5、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46、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47、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48、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宋•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49、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汉•佚名《陌上桑》
5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5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5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5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林杰《乞巧》
54、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5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6、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7、断肠风月可怜宵。————宋•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58、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60、乙巳岁十一月也。————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