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回复: 0

水分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穴位
经 络: 任脉
部 位: 胸部腹部
功 能: 利水通淋 
穴位速查: 水分穴
【穴位名】 水分 Shuifen 属任脉穴

【定位与取法】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仰卧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9朐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9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能主治】 ①利水消肿:水肿,鼓胀。②调理胃肠:腹痛,泄泻,反胃,腹胀。现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

【操作方法】 直刺1~2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配阴陵泉、气海,治疗水肿。

3e45dcf74c355e3712ce2c562f81e0a9.jpg.jpg

【参考资料2】
经络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水分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以下是对水分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穴位位置
水分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处。具体来说,它位于脐上1横指的位置,即在脐上1寸(大约1.5厘米)的正中线上。

2.所属经络
水分穴属于任脉,任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阴脉之海”,主要循行于人体的前正中线,与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3.主治功能
水分穴的主要功能是调理脾胃,利水消肿。它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
- 泌尿系统疾病:如水肿、小便不利等。
- 妇科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 其他:如腹痛、肠鸣等。

4.刺激方法
- 针灸:可以采用直刺0.5-1寸的方法,根据病情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刺激强度。
- 按摩:可以通过指压或掌揉的方式,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约3-5分钟。
- 艾灸:使用艾条或艾绒进行温和的灸疗,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5.注意事项
- 在进行针灸或艾灸时,应由有经验的中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副作用。
- 孕妇和特殊体质的人群在使用水分穴时应特别小心,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刺激水分穴时,应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不适。

6.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水分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同时对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7.配伍应用
在中医治疗中,水分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与足三里穴配合可以增强健脾和胃的效果;与三阴交穴配合可以调节月经和缓解痛经。

水分穴是中医经络学中一个重要的穴位,通过适当的刺激和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多种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使用水分穴时,应遵循中医的指导原则,结合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