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回复: 0

膻中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穴位
经 络: 任脉
部 位: 胸部腹部
功 能: 理气 
穴位速查: 膻中穴
【穴位名】 膻中 Danzhong 属任脉穴

【定位与取法】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仰卧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体。主要分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功能主治】 ①宽胸理气:胸闷,噎膈,气短,咳嗽,气喘。②通脉宁心:胸痛,心悸,心烦。③活血通乳:产妇乳少,乳痈。现用于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心绞痛,气管炎等。

【操作方法】 平刺0.3~0.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①配天突,治疗哮喘。②配厥阴俞治疗心痛,怔忡,失眠。

01810e0c898ec0acccd1954527989df8.jpg.jpg

【参考资料2】
膻中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任脉。以下是对膻中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取穴时,可从胸骨角向上量两横指,再向两侧平开一横指处即是。

2. 主治:
膻中穴具有宽胸理气、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胸痛等
   - 循环系统疾病:心悸、胸闷等
   - 消化系统疾病:呕吐、呃逆等
   - 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多梦等
   - 其他:乳少、产后乳痛等

3. 操作方法:
   - 针刺: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胸肋部
   -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 按摩:用指腹按揉膻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4. 配伍:
膻中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配伍有:
   - 配内关穴:治疗心悸、胸闷
   - 配中脘穴:治疗呕吐、呃逆
   - 配肺俞穴:治疗咳嗽、气喘

5. 作用机理:
膻中穴是任脉与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具有调节气机、宽胸理气的作用。刺激膻中穴可以疏通胸部气机,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6. 注意事项:
   - 孕妇不宜针刺膻中穴
   - 针刺时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内脏
   -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

总之,膻中穴是中医经络学中一个重要的穴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膻中穴,可以治疗多种病症,达到疏通气机、缓解症状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