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丝竹空 Sizhukong 属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坐位或仰卧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布有眶上神经,颧面神经,面神经颞支和颧支,颞浅动、静脉的额支。
【操作方法】 平刺0.3~0.5寸。可酌情使用无瘢痕直接灸。
【功能主治】 ①清热明目: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视物不清。②祛风通络:头痛,目眩,面齿痛,口。⑨镇静熄风:癫痫,牙关拘急。现用于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面肌痉挛,偏头痛,急性腰扭伤,癔病性偏瘫或截瘫(下肢全瘫)等。
【配伍举例】 配瞳子髂、睛明、攒竹,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参考资料2】
丝竹空穴(Sī zhú kōng),也称为瞳子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以下是对丝竹空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穴位位置:
丝竹空穴位于面部,当眉梢的凹陷处。具体来说,它位于眉梢外侧端,眼眶外侧缘的凹陷中。
2. 穴位功能:
丝竹空穴的主要功能是平肝息风、明目退翳。它常用于治疗与眼睛相关的疾病,如目赤肿痛、目翳、青盲、眼睑跳动等。
3. 主治疾病:
- 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散光等。
-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眩晕、面神经麻痹等。
- 其他:如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等。
4. 操作方法:
- 按摩: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轻轻按揉丝竹空穴,每次1-3分钟,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
- 针灸:针灸时,一般采用平刺法,针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5. 注意事项:
- 针灸时,应避免刺入过深,以免伤及眼球。
- 孕妇不宜针刺此穴。
6. 穴位配伍:
- 配太阳穴、睛明穴、攒竹穴治目赤肿痛。
- 配风池穴、头维穴治偏头痛。
- 配合谷穴、四白穴治目翳。
7. 穴位解剖:
在解剖学上,丝竹空穴位于眼轮匝肌处,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眶上神经、颞神经的分支,深层则有面神经的颞支。
8. 穴位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丝竹空穴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压,对于缓解眼部疲劳和改善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9. 文化意义:
在中医文化中,丝竹空穴因其位置和功能,常被比喻为“丝竹之音”,象征着音乐的美妙和眼睛的明亮。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丝竹空穴在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治疗眼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