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肩髎 Jianliao 属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坐位或俯卧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头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腱。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
【功能主治】 ①通经活络:上肢痹痛,半身不遂,肋间神经痛。②疏风消疹:风疹。现用于肩周炎,肋间神经痛。
【操作方法】 直刺0.7~1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配风池、曲池,有疏风泻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参考资料2】
肩髎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以下是对肩髎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肩髎穴位于肩部,当肩峰端下缘,当肩髃穴与曲池穴连线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为屈肘,肘尖上1横指处。
2. 主治:
肩髎穴主要用于治疗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部疼痛等肩臂部疾病。
3. 功效:
肩髎穴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功效。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4. 操作方法:
(1)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肩髎穴,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
(2)艾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皮肤2-3厘米,对准肩髎穴进行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3)刮痧:用刮痧板在肩髎穴处由上向下刮拭,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每周1-2次。
5. 配伍应用:
肩髎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配伍如下:
(1)肩髎+肩髃:治疗肩周炎、肩关节疼痛。
(2)肩髎+曲池: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
(3)肩髎+肩贞:治疗肩胛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6. 注意事项:
(1)孕妇、皮肤破损、出血倾向者不宜刺激肩髎穴。
(2)刺激肩髎穴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伤。
(3)若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肩髎穴是治疗肩臂部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按摩、艾灸、刮痧等方法刺激该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但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力度和禁忌,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