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外陵 Wailing 属足阳明胃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仰卧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10、11、12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腹壁浅静脉。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10、11、12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腹痛,肠痈,心如悬引脐腹痛,痛经,疝气。现用于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
【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配上巨虚治疗肠痈腹痛。

【参考资料2】
外陵穴是中国经络穴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以下是对外陵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外陵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位,从肚脐向下量1横指,再向两侧旁开2横指处即是。
2. 主治:外陵穴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等。
- 其他疾病:疝气、水肿、腰腿痛等。
3. 操作:外陵穴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针刺: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腹部。
-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外陵穴,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
4. 配伍:外陵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的配伍有:
- 配中脘、足三里,用于治疗腹痛、腹胀。
- 配三阴交、关元,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 配气海、关元,用于治疗疝气、水肿。
5. 功效:外陵穴具有理气止痛、调经止带的作用。通过刺激外陵穴,可以疏通胃经气血,缓解腹部疼痛,调节月经,改善生殖系统疾病。
6. 注意事项:针刺外陵穴时,应避开腹壁下动脉,以免引起出血。孕妇不宜针刺此穴,以免引起流产。操作时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总之,外陵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外陵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达到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在操作时,应注意手法、力度和配伍,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