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四白 Sibai 属足阳明胃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仰卧或坐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浅层布有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的颧支。深层在眶下孔内有眶下动、静脉和神经穿出。
【功能主治】 ①清热明目:目赤肿痛,目翳,近视。②疏风通络:眼睑瞤动,眼袋,面瘫,面痛,面肿,面疮。现用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青光眼,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操作方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无瘢痕灸,禁瘢痕灸。
【配伍举例】 配丰隆、太白、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翳,青光眼。

【参考资料2】
四白穴是中国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以下是对四白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四白穴位于面部,当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具体来说,它位于眼眶下缘正中,距离鼻翼两侧各1横指(中指)的位置。
2. 主治功能:
四白穴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眼部疾病:如目赤肿痛、目翳、夜盲、近视、远视等。
- 面神经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 头痛、眩晕等头部疾病。
- 口眼歪斜等面部疾病。
3. 操作方法:
- 针刺:直刺0.2-0.3寸,局部有酸胀感。
- 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揉四白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眼部疲劳。
- 灸法:艾条灸3-5分钟,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
4. 配伍应用:
四白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见的配伍有:
- 配合睛明穴、攒竹穴,用于治疗目赤肿痛。
- 配合颊车穴、地仓穴,用于治疗口眼歪斜。
- 配合太阳穴、风池穴,用于治疗头痛、眩晕。
5. 临床应用:
四白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在眼科和神经科疾病中。通过刺激四白穴,可以调节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同时,四白穴还能调节面部神经,治疗面神经疾病。
6. 注意事项:
- 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避免出血。
- 孕妇不宜针刺四白穴。
- 操作时应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组织。
总之,四白穴是中医经络学中一个重要的穴位,具有治疗眼部疾病、面神经疾病等多种功能。通过针刺、按摩等方法刺激四白穴,可以调节眼部和面部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