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上巨虚 Shangjuxu 属足阳明胃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仰卧或坐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与中指横寸。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和腓深神经。如深刺可能刺中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
【功能主治】 ①调理胃肠:食不化,肠中切痛,痢疾,泄泻,便秘,腹胀,肠痈。②通经活络:中风瘫痪,脚气,下肢疼痛不用。③止咳平喘:喘咳。现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操作方法】 直刺0.8~1.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 配天枢,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

【参考资料2】
上巨虚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下面是对上巨虚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上巨虚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正坐屈膝,从犊鼻穴向下量6横指,再向外量1横指,即为上巨虚穴。
2. 主治:上巨虚穴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肠鸣、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
-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痿痹、膝痛等。
- 其他疾病:脚气、乳痈等。
3. 操作方法:
- 针刺:直刺1-2寸,局部酸胀感可扩散至小腿。
- 艾灸: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7壮。
- 按摩:用指腹按揉上巨虚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
4. 配伍应用:
- 配天枢、曲池,可用于治疗热病。
- 配合谷、曲池,可用于治疗面肿。
- 配天枢、气海,可用于治疗便秘、泄泻。
5. 功效:上巨虚穴具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它能够调节肠胃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同时,还能疏通经络,改善下肢痿痹、膝痛等问题。
6. 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常用上巨虚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下肢瘫痪、膝关节炎等疾病。
7. 注意事项:针刺时,应避开血管,以免引起出血。孕妇不宜针刺上巨虚穴。
总之,上巨虚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节肠胃、通经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配伍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