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颊车 Jiache 属足阳明胃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仰卧或坐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分布着耳大神经的分支,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消肿止痛:颊肿,面肿,痄腮,口喁;牙关紧闭;失音;颈项强痛。现用于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面神经麻痹等。
【操作方法】 斜刺或平刺0.5~1寸。可灸,禁瘢痕灸。
【配伍举例】 配合谷,有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炎。

【参考资料2】
颊车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下面是对颊车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颊车穴位于面部,当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处,咀嚼时咬肌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正坐或仰卧位,闭口鼓腮,当咬肌隆起处取穴。
2. 主治:
颊车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 口腔疾病:牙痛、牙关紧闭、颊肿、口歪等。
- 面神经麻痹:面瘫、面肌痉挛等。
- 头面部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
- 其他:耳鸣、耳聋、瘰疬等。
3. 操作:
- 针刺: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整个面颊部。
-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 按摩:用指腹按揉颊车穴,每次1-3分钟,可缓解牙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4. 配伍:
颊车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配伍有:
- 配合谷、下关治牙痛。
- 配地仓、合谷治口歪。
- 配听宫、翳风治耳鸣、耳聋。
5. 功效:
颊车穴具有以下功效:
- 祛风清热: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头痛、牙痛、面神经麻痹等。
- 开关通络:适用于经络不通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颈项强痛等。
- 消肿止痛:适用于牙痛、颊肿、口歪等。
6. 注意事项:
- 针刺时,应避开血管,以免引起出血。
- 孕妇不宜针刺颊车穴。
- 操作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总之,颊车穴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颊车穴,可有效缓解牙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在临床应用中,颊车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