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1|回复: 0

阳辅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穴位
经 络: 胆经
部 位:
功 能: 舒筋活络 
穴位速查: 阳辅穴
【穴位名】 阳辅 Yangfu 属经外穴

【定位与取法】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坐位、仰卧或俯卧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与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浅神经。深层有腓动、静脉。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下肢外侧痛,胸胁痛,腋下肿痛,瘰疬,项痛,偏头痛,目外眦痛。现用于颈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核,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

【操作方法】 直刺0.5~0.7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 配风池、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参考资料2】
阳辅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以下是对阳辅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阳辅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腓骨前缘,外踝尖上4寸处。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位,从外踝尖向上量4横指,再向前量1横指,腓骨前缘处即是。

2. 主治功能:
阳辅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胆道蛔虫病等。
   - 神经系统疾病:如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等。
   - 其他:如脚气、瘰疬、胁痛等。

3. 操作方法:
   - 针刺: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足背。
   -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阳辅穴,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

4. 配伍应用:
阳辅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配伍如下:
   - 配阳陵泉、悬钟:用于治疗下肢痿痹。
   - 配丘墟、足临泣: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
   - 配日月、期门:用于治疗胁痛。

5.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阳辅穴可以调节胆道功能,改善胆道疾病症状。此外,针刺阳辅穴还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6. 注意事项:
   - 针刺时,应避开腓浅神经,以免引起不适。
   - 孕妇慎用阳辅穴,以免引起流产。
   - 操作时,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总之,阳辅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的功效。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阳辅穴,可以治疗胆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病症。在操作时,应注意手法和配伍,以达到最佳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