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扶突 Futu 属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仰卧或坐位,取法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颈血管三角鞘的后缘。浅层内有颈横神经,颈阔肌等结构。深层有颈血管鞘。
【功能主治】 利咽开音,理气散结:咳喘,暴喑;瘿气,瘰疬。现用于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等。
【操作方法】 直刺0.3~0.5寸。可温和灸。
【配伍举例】 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

【参考资料2】
扶突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下面是对扶突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具体来说,它位于喉结旁开3寸的位置,即在喉结与锁骨之间的中点处。
2. 主治功能:
扶突穴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 治疗瘰疬、瘿气等颈部肿块。
- 缓解颈项强痛、肩背疼痛等肌肉骨骼问题。
- 改善声音嘶哑、失音等声带问题。
3. 操作方法:
- 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扶突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5分钟,每日2-3次。
- 针灸: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注意避开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 拔罐:在扶突穴处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1-2次。
4. 配伍应用:
扶突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常见的配伍有:
- 配天突穴:治疗咳嗽、气喘。
- 配风池穴:治疗颈项强痛、肩背疼痛。
- 配太溪穴: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5.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以免刺激子宫引起流产。
- 皮肤破损、感染者不宜按摩或针灸。
- 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6.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扶突穴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总之,扶突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颈部肿块、肌肉骨骼问题等多种功能。通过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刺激扶突穴,可以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