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曲池 Quchi 属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卧或坐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动、静脉间的吻合支。
【功能主治】 ①利咽消肿:咽喉肿痛,齿痛,瘰疬。②通经活络:头痛,上肢不遂,手臂肿痛,屈伸不利。③泻热:热病,心中烦满,目赤痛。④祛风消疹:瘾疹,疮,疥,丹毒。⑤调理肠胃:腹痛,便秘,肠痈,吐泻,痢疾。⑥镇静熄风:眩晕,瘼疚,癫狂,善惊。⑦降血压:高血压。现用于肩肘关节疼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荨麻疹,小儿麻痹后遗症,胸膜炎,甲状腺肿大,扁桃体炎等。
【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配合谷、血海、委中、膈俞,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
【参考资料2】
曲池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以下是对曲池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即是。
2. 主治:曲池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调和营卫、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 感冒、发热、头痛、眩晕等外感风热证
- 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等五官科疾病
- 肘臂挛痛、上肢不遂等经络病证
- 瘾疹、湿疹、丹毒等皮肤病症
- 癫狂、瘛疭等神志疾病
3. 操作方法:
- 针刺:直刺1-1.5寸,局部酸胀感可向肩部或前臂放散
-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4. 配伍应用:
- 配合谷、外关、风池治疗感冒发热
- 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 配肩髃、外关治疗肘臂挛痛
- 配合谷、血海治疗瘾疹、湿疹
5. 临床应用:
- 现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高血压、上肢瘫痪、肘关节炎、荨麻疹等
6. 注意事项:
- 针刺时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尺神经
- 孕妇不宜针刺曲池穴
7. 养生保健:
- 经常按摩曲池穴,可预防感冒、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 配合其他穴位,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总之,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病症进行配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曲池穴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