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阴郄 Yinxi 属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仰卧或坐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与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尺神经。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功能主治】 ①通调心脉:胸闷,胸痛,心痛,心悸怔忡,心烦,心累,心慌。②镇静安神:健忘,失眠,多梦,癫狂,悲恐,痫证。③凉血止血:吐血,鼻衄。④通经活络:头痛,目眩,臂痛,腕痛。⑤退虚热:骨蒸盗汗。现用于神经衰弱,鼻出血,胃出血,急性舌肌麻痹,子宫内膜炎等。
【操作方法】 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 配后溪、大椎主治骨蒸盗汗。

【参考资料2】
阴郄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手少阴心经。以下是对阴郄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阴郄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处。取穴时,可以将手掌向上,从腕横纹向上量半横指(约0.5寸),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取穴。
2. 主治:
阴郄穴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多梦等心神疾病,以及胸胁痛、手臂痛等局部病症。此外,阴郄穴还可用于治疗盗汗、遗尿等病症。
3. 操作方法:
针刺阴郄穴时,可采用直刺法,进针0.5-1寸,局部有酸胀感。艾灸阴郄穴时,可采用艾条灸或艾炷灸,每次灸3-5壮,或灸5-10分钟。
4. 配伍应用:
阴郄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如:
- 阴郄穴配内关穴、神门穴,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神疾病;
- 阴郄穴配太渊穴、尺泽穴,可用于治疗胸胁痛、手臂痛等局部病症;
- 阴郄穴配关元穴、三阴交穴,可用于治疗盗汗、遗尿等病症。
5. 作用机理:
阴郄穴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针刺或艾灸阴郄穴,可以调节心经气血,使心神得以安宁,从而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同时,阴郄穴还能疏通局部经络,缓解胸胁痛、手臂痛等病症。
6. 注意事项:
- 针刺阴郄穴时,应避开尺侧腕屈肌腱,以免损伤肌腱;
- 孕妇不宜针刺或艾灸阴郄穴,以免影响胎儿;
- 针刺阴郄穴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总之,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心神疾病,以及胸胁痛、手臂痛等局部病症。在临床应用中,阴郄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