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回复: 0

脑空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穴位
经 络: 胆经
部 位:
功 能: 清肝胆热 
穴位速查: 脑空穴

【穴位名】 脑空 Naokong 属足少阳胆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坐位或俯卧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枕腹。布有枕大神经,枕动、静脉,面神经耳后支。

【功能主治】 ①祛风通络:头痛,目眩,目痛,颈项强痛。②镇静安神:惊悸,癫痫。③清泻热邪:热病。现用于癔病,青光眼,肩颈部痉挛等。

【操作方法】 平刺0.3~0.5寸。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 配风池、支沟,有通络祛风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参考资料2】
经络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是人体经络上的重要节点,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的目的。脑空穴并不是传统中医经络穴位中的一个标准名称,可能是对某个穴位的俗称或者误称。不过,根据您的问题,我猜测您可能指的是“脑空”这个概念,或者是想要了解与脑部相关的穴位。

在中医理论中,与脑部健康相关的穴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穴位: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2. 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是治疗头痛、眩晕、颈痛等头部疾病的常用穴位。

3.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常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等。

4.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5. 四神聪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横指的位置,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头部疾病的常用穴位。

6. 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第七颈椎棘突下,是治疗颈椎病、头痛等颈部疾病的常用穴位。

7. 肩井穴:位于肩部,肩峰与大椎穴连线的中点,是治疗肩颈痛、头痛等上肢疾病的常用穴位。

这些穴位都与脑部健康有关,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如果您有特定的健康问题或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穴位的知识,请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针灸师,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