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回复: 0

风门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穴位
经 络: 膀胱经
部 位: 腰部背部
功 能:  
穴位速查: 风门穴

【穴位名】 风门 Fengmen 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定位与取法】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卧或俯伏坐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与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功能主治】 ①止咳平喘:咳嗽,气喘。②通经活络:项背强痛,胸背痛。③祛风泻热:风热外感,伤寒余热未尽,外感发热头痛,胸中热,卧不安,背部痈疽;风疹,瘾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现用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感冒,肺炎,百日咳,神经性皮炎等。

【操作方法】 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避免伤及肺脏。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

【配伍举例】 ①配合谷、外关,有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②配曲池、血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参考资料2】
风门穴,又称风门、风池,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以下是对风门穴的详细全面介绍:

1. 定位:
风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体来说,就是在两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2. 主治:
风门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 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外感风邪引起的疾病;
   -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 肩背疼痛、颈椎病等颈肩部疾病;
   - 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3. 操作方法:
   - 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风门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日2-3次。
   - 针灸: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肩背部放散。注意针刺时不可过深,以免损伤肺脏。
   - 拔罐:在风门穴处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4. 配伍应用:
风门穴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常用的配伍有:
   - 风门配大椎、列缺,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 风门配肺俞、定喘,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 风门配肩井、天宗,可用于治疗肩背疼痛、颈椎病。

5. 注意事项:
   - 孕妇不宜针刺风门穴;
   - 针刺时不可过深,以免损伤肺脏;
   - 拔罐时力度要适中,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6.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刺激风门穴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风门穴的针刺还可以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总之,风门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通过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刺激风门穴,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