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Shān Má Gēn
别名
龟叶麻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hylla D.Donvar.tricuspis Maxim.;B.pla-tanifolia Franch.et Sav.]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沟边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90cm。茎直立,数茎丛生,不分枝,有4钝棱,通常带红色,上部疏生短伏毛。叶对生;叶柄长1-8cm;叶片草质,卵形或宽卵形,长3.5-13cm,宽3-12cm,先端有3或5骤尖或3浅裂,有时在上部叶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生粗牙齿,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近无毛;基生脉3条。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穗状,腋生,细长;雄花序在同株时生在较下部的叶腋,雄花被片4-5,淡黄白色,雄蕊4-5;雌花序在同株时生上部中叶腋,雌花小,花被管状,淡红色,花柱线形,长达2mm,宿存。瘦果倒卵形,长约lmm,上部有细柔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弯曲,直径1-2cm。表面暗赤色,有较多的点状突起及须根痕,质硬,断面棕白色,有较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水浸略有粘性。气微,味微辛、微苦、涩。
化学成分
悬铃木叶苎麻根中含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还含有花生酸(arachidicacid)及山萮酸(behenic acid)等具16~22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一种羟基脂肪酸酯和两种不饱和脂肪醇。
性味
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胎漏下血;痔疮肿痛;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