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发表于 2024-10-22 14:18

《铁道与天皇》 原武史

         

书名:铁道与天皇
作者:原武史
分类:历史传记
ISBN:9787545219623      

内容简介

司马辽太郎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非虚构奖获奖作者,三得利学艺奖获奖作品

角度刁钻的日本近代史书写,沿着一座城市的铁路变迁,目睹帝国权力如何收缴民众生活

透过民都大阪与帝都东京的 紧张对峙,管窥二战前夕市民阶层的窒息与疯狂

宝冢剧团、甲子园大赛、大世界游乐场的诞生居然都因为铁道? 一起搭乘关西私铁,寻找日本近代城市娱乐文化的发端

这部作品将充满活力的“市民生活”当作一部活生生的思想史来描写,展现了关西地区“私营铁路王国”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帝国的统治秩序进行对比。——三得利学艺奖评奖词(桐岛洋子)

尽管这本书由超极铁道迷所写,思维却在活跃地运转、发展、扩大、凝结。作为横轴的铁路与作为纵轴的天皇相交,形成了思考的坐标轴。——鹿岛茂(明治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研究者)

20世纪30年代,一个新国家——“大日本帝国”突然在远东诞生了。这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通过让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所有人服从天皇的权威而建立。被它用作控制手段的铁路是“国铁”。即以帝都“东京”为中心,横贯全国的铁路网。 于是,生活在日本列岛的人们,不管喜不喜欢,都会以臣属的身份服从天皇。但是,有人反对这种秩序,创造了一种与日本国铁截然不同的铁路文化。那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创造了关西“私铁王国”的无数人。这本书讲述了他们如何梦想在大阪铺设铁路,与试图将一切置于天皇统治之下的帝国对抗,最终被打败……简直如史诗般的悲壮。阪急铁道的始创者小林一三是本书主角,但另一方面,故事的最终BOSS昭和天皇也拥有一种适合反派角色的复杂性格。——日本亚马逊读者

以铁道为横轴,以天皇为纵轴,以城市为舞台,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进程。

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是名副其实的“民众之都”。 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为分水岭,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顶级歌舞剧场(宝冢剧团)、专业棒球体育场(甲子园),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曾是民众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战争缓缓逼近之时,也必须化身运送士兵的冰冷工具……

本书的野心不在表现大阪一座城市的变化,而是要展示帝国如何通过铁道渗透到整个日本。铁道通过塑造统一的时空,构筑统一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情感。

作者简介

作者 | 原武史(Hara Takeshi,1962—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知名铁道宅。

现任放送大学教授,明治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天皇·神道·皇室历史。在对“铁路”“团地”“广场”的研究中,反对抽象的理论,提倡着眼于具体场所的“空间政治学”。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短暂地做过记者,以日本经济新闻社“东京社会部记者”的身份取材了昭和天皇最后的时光。著有《可视化帝国》《团地的政治空间学》《女帝的日本史》《“民都”大阪对“帝都”东京》(三得利学艺赏)、《昭和天皇》(司马辽太郎赏)、《大正天皇》(每日出版文化赏)、《泷山自治组织1974》(讲谈社非虚构赏)等。

同时也是一名知名的左派“铁道宅”,在月刊杂志《本》上连载关于铁道的随笔,在311地震后为了支援深受打击的三陆铁道而购入了1000枚(60万日元)邮票。在庆应高等私塾读书时,因为自己出生在郊区的团地,而拒绝了学校推荐他进入庆应艺塾大学。以铁道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演过《情热大陆》和NHK《从铁路看日本》等热门电视节目。

译者 | 王笑宇

博士毕业于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国际日本研究专业,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无止境 发表于 2024-10-22 16:55

《铁道与天皇》这本书由日本著名学者原武史撰写,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铁路在日本近现代史上的关键作用及其与天皇制的关系。以下是对书中几个精彩部分的点评:

1. 铁路与国家统一:在明治维新期间,铁路建设被视为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书中详细描述了铁路如何从技术和经济层面促进了日本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例如,明治五年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更是国家政权向地方延伸的开始。通过铁路,中央政府能够更快速地调动资源和军队,强化了对全国的控制。

2. 御召列车的象征意义:御召列车作为天皇巡视地方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书中描绘了民众目送菊纹列车疾驰而过的场景,这种视觉冲击不仅展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激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昭和天皇乘坐御召列车前往京都参加即位典礼,这一过程不仅是仪式性的,更是国家权威的展示。

3. 大阪与东京的对比:本书深入分析了大阪与东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位变化。大阪作为“民都”,代表了民间资本和商业力量,而东京则作为“帝都”,象征着国家权力和政治中心。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两个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同发展路径,也反映了国家权力如何通过铁路等基础设施渗透到地方社会,改变原有的城市格局。

4. 铁路与民族认同: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书中指出,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偏远地区的民众第一次感受到国家的“统一”,形成了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这种物理上的连接带来了心理上的统一,使民众更加认同“统一的日本”这一概念。

5. 铁路与文明开化:铁路被视为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是进步与文明的象征。书中详细描述了明治政府如何将铁路建设视为迎头赶上西方的必要步骤。大隈重信和井上胜等维新派人士的努力,使铁路成为推动日本近代化的重要力量。

6. 铁路与政治思想:原武史作为政治思想史学者,深入探讨了铁路与日本政治思想的关系。他分析了铁路如何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空间布局,以及如何在民众中传播天皇崇拜和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铁道与天皇》通过对铁路和天皇制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铁路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多重作用。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还深刻分析了铁路如何塑造了日本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这本书对于理解日本近现代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细细品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铁道与天皇》 原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