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夜》 张向荣
书名:三国前夜
作者:张向荣
分类:历史传记
ISBN:9787208186903
内容简介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仇鹿鸣
作者简介
张向荣,青年文史作家,书评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
悠游经史,流连两汉,热爱并致力于非虚构写作。
著有《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诗词歌赋少年游》等。
《三国前夜》是张向荣所著的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历史背景,以及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物的早期经历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以下是对书中精彩部分的点评:
1. 人物塑造:张向荣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对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描写深入细致,不仅展现了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还刻画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例如,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义宽厚、孙权的机智果敢,都在书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现。
2. 历史背景:作者对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变四起等,这些都为三国鼎立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条件。张向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再创造,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3. 战争描写:书中有多场著名的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作者对这些战争的描写非常精彩,不仅展现了战争的宏大场面,还通过对将领的指挥艺术、士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战争策略的分析,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智慧。
4. 权谋斗争:《三国前夜》中充满了权谋斗争的描写,无论是朝廷内部的权力争夺,还是各路诸侯之间的合纵连横,都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作者通过对这些斗争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5. 文化元素:书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琴棋书画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底蕴,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6. 情感描写:除了宏大的历史叙事,书中还穿插了丰富的情感描写,如友情、爱情、亲情等,这些情感的交织使得故事更加感人,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三国前夜》是一部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的历史小说,张向荣通过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文学的巧妙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本书不仅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也是文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