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03-06
缺血性中风是心房颤动患者远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华法林对其进行预防。国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华法林可使心房颤动患者每年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降低60%。此外,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患者为防治血栓形成,也较多使用华法林。但近年来,应用华法林引起的出血事件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而影响华法林代谢。美国最近的研究指出,不少中草药会与华法林发生一定的或潜在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加重出血的危险性或显着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这些中草药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色素P450而改变华法林的代谢。由于国人服用中药者众多,故中草药对华法林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
许多实验证明,活血的中草药中广泛存在受体调节效应,影响钙通道、多巴胺、肾上腺能、血管紧张素Ⅱ等。它们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加强吞噬作用。一些文献报道了这些中草药与华法林合用后造成相互作用的危险性。
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它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凝血、钙拮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基质等多种药理作用。TYChan曾经对MEDLINE从1966年1月到2000年10月间关键词为丹参和华法林的英文文章进行检索,发现丹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止、凝血: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干扰外源性血液凝固、抗纤维蛋白酶原Ⅲ活性,增强纤溶活性。
国内学者对大鼠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口服华法林(2毫克/千克,日1次,服用3天)的同时服用雷氏丹参片(5克/千克,一天2次,服用3天),可影响R-华法林和S-华法林这两种对映异构体的药动学,并且增加其血浆浓度超过24小时,也同时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超过两天。在华法林达到稳定期时,连续口服华法林(2毫克/千克,日1次)5天,再额外服用3天雷氏丹参片(5克/千克,一日2次),不仅延长PT,而且增加已稳定的R-华法林和S-华法林血浆浓度。实验表明,加用丹参片可增加华法林药物浓度吸收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和半衰期,但减慢清除和R-华法林和S-华法林的表观分布容积。
除丹参外,当归含有至少6种香豆素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激活与凝集作用,可延长PT,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此外,体外实验显示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并可延长出血时间的草药有小白菊、大蒜、银杏、生姜、人参和甘草等。有些草药含有可能增强华法林活性的香豆素,如紫苜蓿、茴芹、旱芹、母菊等。其他研究表明,食物中番木瓜、芹菜、胡芦巴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亦可增加出血危险。
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Yuan等完成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西洋参可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该研究共纳入了20名健康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每周有3日服用华法林5毫克/天。此外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每日服用西洋参或安慰剂。结果显示,服用西洋参两周后,西洋参组的INR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其INR曲线下面积(AUC)、华法林峰浓度和华法林AUC也都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说明西洋参可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Yang还在Chun-SuYang教授的指导下,实施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来评估人参和华法林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研究进行了4个星期,在第1和第4个星期,20名健康志愿者连服3天华法林(5毫克/天),从第2个星期开始,同时口服1克美国人参或安慰剂,一天2次。结果显示,人参组第4个星期的INR峰值比第一个星期低,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更为显著。两组INR峰值之差是-0.19(P=0.0012)。Yang等提出,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苷,可诱导肝脏化学酶的产生,促进华法林代谢,这可以解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还发现一些食物(花茎甘蓝、芽甘蓝、葡萄柚汁)及中药(贯叶连翘、宁夏枸杞)可通过对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来增强华法林的代谢,而导致INR降低,使华法林抗凝作用减弱。
中、西药的联用在不少情况下能改变西药的药动学过程,特别是在西药的安全剂量范围很窄的情况下,这种联用有可能在临床上产生严重后果,如华法林。当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星,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学者们应加强对其的研究力度。由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正常人不同,再加上其往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故应将之作为重点研究人群。如果我们能够用坚实的实验数据说明中、西药联用时是如何改变西药的药动学过程的,即可预测中、西药联用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会导致何种后果,从而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中医药也就能更快地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