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3-16
《我给女儿讲故事》一文内容很好,特别值得学龄前儿童的父母认真读一读。我相信大家会获益匪浅。
如何开发学龄前儿童智力,是许多家长困惑的一个问题。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就是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在鲜明、生动的语言参与下进行的思维活动。小孩子天生就具有对外界事物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本能,想知道周围的一切。但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当对周围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厌烦了的时候,就会产生探究那些直接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的欲望。家长给孩子讲一些生动的故事,便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我给女儿讲故事》一文的作者及时觉察到了孩子的兴趣,并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述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不仅开扩了孩子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扩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通过讲故事开发孩子的智力,有这样几个步骤:一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二是让孩子讲故事,三是让孩子表演故事,四是让孩子编故事。这几个步骤,符合学龄前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因此,效果是显著的。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选择那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把孩子给吸引住。讲故事要生动、形象,语言要通俗,让孩子听得懂。让孩子讲故事,家长则要注意听,做忠实的听众。让孩子表演故事,家长要怀着浓厚的兴趣看,要多鼓励、赞扬。
通过前三个步骤,丰富了孩子故事资料的“储备”,让孩子讲故事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孩子表演故事加深了孩子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四个步骤便水到渠成了。让孩子自己编故事,就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对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分析、综合,进行巧妙的、独特的加工、改组,从而创立新思想、新形象。这是高度发展的认识能力,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科学、艺术、文学、设计等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力,所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不乏丰富的想象力。《我给女儿讲故事》作者没有把“识字”当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途径,是明白的、聪明的家长,这种做法值得效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