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3-10-30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唐代名医孙思邈曰:“便难之人,其面多晦。”说明当时已认识到“粪毒”对健康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平时常有荤腥,更有甚者则顿顿见油腻,这些酸性食物代谢后产生有毒物质较多。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排便规律被干扰,便秘者日众,所以,重视排废更具有现实意义。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倡“倒仓”法以祛病延年。所谓“倒仓”,就是及时排出肠中的糟粕浊物,吐故纳新,保持胃肠道的清洁。总之,要减少“肠毒”滞留与吸收,一是荤腥油腻要适量,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蜂蜜、核桃、芝麻等润肠之物。二是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提倡早晚两次排便,一方面降低毒物产生,同时及时清除粪毒,减少肠吸收。有的医家还提出:“欲长寿,饮水加大黄。”就是清晨饮一杯清水(约250毫升)后慢跑锻炼,使清水在胃肠中晃动,起到洗刷肠胃的作用。同时,常用中药大黄少许泡茶代饮,可润肠缓泻,促成一天早晚两次排便。
除了规律排便外,多吃些具有清肠、解毒的食物也是排废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此类食物除蔬菜、水果以外,还有传统食物海带、绿豆、黑木耳、动物血(血豆腐)、茶叶等。现代研究已证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如中医认为海带“软坚化结、清热利水”,其所含的褐藻酸能抑制放射性元素锶的吸收,并可将其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排除重金属镉的作用。古人说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现在了解到绿豆蛋白具有特殊的解毒功能,对重金属、农药中毒及其他各种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黑木耳则有明显的涤垢除污功能,可解毒和净化血液。动物血中的血浆蛋白被消化酶分解后,可产生一种具有解毒和润肠作用的物质,它和入侵肠道的有害粉尘、微粒结合,将其排出体外。无花果富含有机酸和多种酶,可助消化、保肝解毒,并对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毒物有抗御作用。胡萝卜因含大量果胶,它可以同汞结合,加速汞离子的排除,可有效降低血汞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