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0-29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白京丽报道10月20日,在“世界骨质疏松日”到来之际,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康健促进基金会共同在北京启动了“2008-2009世界骨健康年”活动,并发布了《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低骨量。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制定者约翰·凯尼斯在启动仪式上说,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因骨头脆弱而导致骨折的慢性病,已成为了世界共同面对的健康问题。它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最不容易被人了解的慢性疾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为1/3,男性为1/5。为了减少骨折的发生,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具有20%的骨折风险的患者列入治疗范围,根医疗标准,世界上需要医疗救助的患者将成倍增加。中国是世界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骨质疏松和潜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中国骨质疏松研究和防治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骨质疏松白皮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对全球防治骨质疏松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据《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写委员会主任朱汉民介绍,目前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而且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这一比例还在逐步增加。
《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指出,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病例约有181万人,髋部骨折病例为23万。即使保守估计,每年用于治疗中老年患者大腿骨折的费用已经高达104亿元人民币。中国是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口在以每年5.2%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治疗费用将超过217亿元,2050年超过800亿元。
我国在骨质疏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医学专业教育不足、诊断能力不足、科普教育不足、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骨质疏松诊断设备奇缺和医生观念淡漠,我国只有1/5的骨折患者得到了相应诊疗。据统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百万人拥有骨质疏松诊断设备不到两台,许多中小城市没有相关设备,这成为我国大量骨质疏松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原因。因此白皮书建议,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设立专业培训和资格考试,将骨质疏松症列入医学生教材;在缺乏条件的地区使用价格便宜、易于携带、没有辐射的设备开展骨质疏松诊断。
同时《白皮书》呼吁人们,为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应采取每天喝400毫升牛奶,晒十分钟太阳,走20分钟路,不吸烟、不酗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