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3-10-2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已不再是象牙塔,但仍被人称为“亚社会”。当一个毕业生准备进入主流社会的时候,面对择业,应当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有资料介绍了一些就业时遇到过坎坷的同学,并去心理咨询机构了解情况,认为某些大中专学生面临择业时,的确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克服。当一种心理障碍发展到较严重程度时,就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希望通过举例和分析,帮助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们树立健康的择业心理。
看你,看我,纠正偏执
毕业将至,不是“说你说他”的时候,而是应该看自己,看社会,看择业对象。
某医科大学学生小何来自偏远的农村,学习成绩和实习成绩都十分优秀。毕业后,小何不想回到家乡,而是一心想留在省城。经过几次“人才交流”,小何心灰意冷,再想回家,已经失去了进入县医院的机会。几经周折,他只能在一个乡镇医院安置下来。而与他条件差不多的同学,有的早早地回到家乡进了县医院,顺利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有的决心留在省城的同学干脆进了医药公司做业务员,也渐入佳境。
小何的择业心理略显偏执,而这种心理在大学毕业生中广泛存在。他的教训告诉人们,择业过程中不可偏执,应该恰当地认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
有的同学不想再回到偏远的农村而是希望留在大城市,开始新生活;有的一心要进机关事业单位,非“国家干部”不做,对于企业和公司不屑一顾;有的同学非常在意单位的名称、现有的规模,总之,一定要“名字叫起来好听”,像那些听起来比较“土”的,特别是小公司,绝不在考虑之列;更多的同学对于待遇、住房等条件十分看重。追求好一点的物质条件无可厚非,但因为社会就业压力大,许多条件不易被满足,有些不尽如人意也在所难免。这些同学不如多一点创业精神,不必完全寄希望于起步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应该自信地用自己的努力开创一个新的天地。
还有的同学对专业要求十分苛刻,必须是“专业对口”,这种“让人理解和同情”的偏执使得许多同学长期生活在不如愿的困扰中。其实,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人才本来就应该是多才多艺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和多元化,许多学科专业也渐渐向边缘化发展。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应该可以适应多种工作岗位,具有广泛的才能。
诚实,谨慎,不存侥幸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使得大中专毕业生们在面临择业时有了太多的选择,真是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也使得一些同学有了侥幸心理。
理工科学生小王毕业前已经过了英语六级,考了研究生,但他又担心考研失利,错过了择业的最好时机,一时难断。小王参加了供需见面会,像歌星签名一样在各式各样的招聘表中填写了自己的名字。不久,他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虽然看到了公司的“如果签约后擅自毁约要受处罚”的规定,他还是心存侥幸地同意去该公司工作。不久,研究生考试成绩揭晓,他被录取了,于是他决定放弃工作。经过一番波折,小王被罚了3000元。
像小王这样在面对各种各样择业选择时心存侥幸的同学为数不少。有一部分同学相信自己能考上研究生而择业不积极;有的同学相信家长或亲朋有某种“关系”而错过了自主择业的好机会;有的同学固执地相信下一个机会才是最好的,“观望”不止,犹豫不决,结果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最后往往又“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有的同学在面对招聘单位时隐瞒自己的受限条件和不利因素,甚至夸大自己的能力水平,结果不仅使自己没能找准位置,还耽误了用人单位的工作;有的条件较好的同学脚踩数只船,因不能给用人单位明确回复而被弃用;还有的同学不了解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轻信了许多美丽的许诺,最终悔之晚矣。
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们,不要让心理障碍成为迈出成功第一步的绊脚石。自我心理调整,或去找心理专家、就业指导老师谈谈,找“过来人”聊聊,相信你会从此走向美好而成功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