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巨人》 迟有度/董一方
书名:饥饿的巨人
作者:迟有度/董一方
分类:历史传记
ISBN:9787522827452
内容简介
1972年,与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地方一样,苏联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小麦收成损失严重,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按照美国一贯的“粮食战略”,此时正是漫天要价的时候,苏联要想填上巨大的粮食缺口,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此时如坐针毡的不是勃列日涅夫,而是白宫里的尼克松。
原来,苏联对歉收早有预料,在产量公布之前,佯装丰收,骗过了美国专门派去的调查员,最终以极低的价格买走美国三分之一的存粮,美国因此少赚30亿美元。更糟糕的是,美国粮食库存严重下降,粮价暴涨,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粮食短缺现象。
在这场美苏粮食博弈中,美国完败,以至于美国媒体称这一事件为“粮食大劫案”。而这正是二战后美苏之间数十年以粮食为中心的博弈的缩影……
本书以1945~1991年的美苏粮食贸易为对象,对这一时期两国及全球粮食贸易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及两国实行的政策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由石油与粮食的地位与价格等变化引起的一系列国际局势的变动,分析了美国将粮食作为“武器”运用的政策演变,还原苏联过度依赖粮食进口对其最终解体的影响。
作者简介
迟有度,生态学博士,北京市特聘专家,多年从事智慧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利用植物生理模型、气象、遥感等方法推动农业数据应用,关注全球农业发展及政策沿革。
董一方,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经济日报》农村版采编部主任,长期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相关的报道和研究工作,曾参与《调查三农》等书的编著。
《饥饿的巨人》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可以参考其在对美苏粮食贸易博弈(1945~1991)的描述。本书详细地剖析了在冷战期间,粮食如何成为美苏两大阵营进行政治博弈的重要工具。下面将深入分析这些精彩内容:
1. 历史背景:
- 书中详细描绘了苏联在1972年遭受严重旱灾,导致小麦收成损失严重的场景。这一部分对于理解当时苏联面临的粮食问题以及后续与美国的粮食贸易博弈有着重要作用。
- 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重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多个领域的较量,粮食贸易博弈只是其中之一,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重大影响而显得尤为重要。
2. 粮食战略:
- 书中提到美国一贯的“粮食战略”,展示了美国如何利用自身的粮食优势,对外进行政策施压或援助,实现其外交政策的展开。
- 对于美国的粮食战略,书中不仅阐述了其策略本身,更从道德和人权的角度进行了深度批评和反思。
3. 政治手段:
- 具体到粮食贸易博弈,书中揭示了双方如何利用粮食作为政治手段,进行战略布局和对抗。
- 通过对这些政治手段的批判,书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利用人道主义需求进行政治操作的不满和谴责。
4. 社会影响:
- 详细分析了粮食贸易博弈对于目标国家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的深远影响。
- 进一步探讨了粮食作为一种国际政治货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后果。
5. 经济手段:
- 论述了苏联在面对粮食危机时的经济策略,包括对外贸易的调整和内部分配的优化。
- 讨论了美国如何通过控制粮食出口,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态势。
6. 博弈结果:
- 书中不仅描述了博弈过程,还深入分析了博弈的结果,包括对苏联经济的影响及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推动作用。
-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粮食贸易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
7. 案例研究:
- 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一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粮食贸易与国际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案例研究不仅限于美国和苏联,还包括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一个全局性的分析视角。
8. 未来展望:
- 在最后章节,作者对未来的粮食安全和国际政治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预测。
- 讨论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粮食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合作,避免将粮食问题政治化。
此外,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冷战历史、国际政治、以及粮食安全等议题的读者,《饥饿的巨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思考角度。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关于如何科学看待和处理国际粮食贸易问题的一些深刻见解。同时,了解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思现在,对未来的政策制定和个人选择有所启示。
总的来说,《饥饿的巨人》这本书通过详细讲述美苏粮食贸易博弈的历史,深刻揭示了粮食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角色。作者迟有度和董一方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分析,让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维度影响。该书不仅是一本历史研究作品,更是一本对当前和未来国际关系有着深刻启示的书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