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福尔克· 乌尔里希
书名: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作者:福尔克· 乌尔里希
分类:历史传记
ISBN:9787520195720
内容简介
对许多德国人来说,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死亡与1945年5月7~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之间的那些日子是“时间仿佛停滞”的“零点时刻”。“战争即将结束,但和平尚未来临”很好地描述了他们生命中这个深刻的转折点。
在邓尼茨政府逃往弗伦茨堡时,盟军正在持续推进。柏林投降,火箭专家韦恩赫•冯•布劳恩所在的陆军C集团军在意大利被捕。自杀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大规模的强奸比比皆是。最后的死亡行军、野蛮驱逐、隐姓埋名的纳粹高官、集中营解放……作者描写了柏林、代明、汉堡、布拉格、布雷斯劳、阿姆斯特丹等多个城市在这八天的生死时刻,多角度书写了这个浓缩了无数矛盾的历史转折点。
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和希特勒传记作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从历史的微观图景和马赛克中拼凑出一幅“第三帝国最后八天”的全景图,读起来扣人心弦。在以天为单位的篇章布局中,宏观与微观视角结合,不断穿插个人故事和地区历史,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正在崩塌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戏剧性和希望、暴力和恐惧的世界。
本著作极富阅读价值的一点在于,它依据档案、日记、书信、演讲等资料,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心理,并指出,只有清楚那种物质和道德上的破坏程度,才能理解5月8日发生之事是多么难以想象,而德国后来的反思历程又是多么艰难、漫长。
许多历史见证者,无论是作家托马斯·曼、鲁斯·克吕格,还是记者/评论家艾里希·凯斯特纳、威廉·夏伊勒,抑或历史学家齐格弗里德·凯勒,还有后来的政治家维利·勃兰特、康拉德·阿登纳、赫尔穆特·施密特、特奥多尔·豪斯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记录下了一种普遍的五味杂陈:对元首之死的无动于衷、被抛弃的愤怒、失去家人的悲痛、死里逃生的庆幸、对胜利者复仇和前途未卜之担忧,以及理想主义多次遭滥用、信仰无数次崩塌后的空虚感……但同时,很少有人为纳粹罪行感到羞耻、悔恨,人们对占领区胜利国代表卑躬屈膝地顺从,以麻木又近乎顽强的状态勤奋地清理废墟、进行重建,俨然一种“身体和道德上的残废和畸形”。
作者简介
福尔克· 乌尔里希(Volker Ullrich),1943年生,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传记作家、专栏作家、电视媒体人,主攻历史、文学、哲学和教育学,1975年以论文《20世纪初汉堡工人运动研究》获博士学位,是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领域的顶尖历史学者。曾担任《汉堡周刊》“政治书目”栏目主编,为《时代》杂志旗下著名作家和《时代杂志·历史篇》联合出版人。已出版《焦虑的强国:1871—1914,德意志帝国兴亡史》《希特勒传:跃升年代》等经典作品。
《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The Last Eight Days of the Third Reich)是德国历史学家福尔克·乌尔里希(Volker Ullrich)的作品,它详细描述了1945年4月30日至5月7日,即纳粹德国崩溃的最后时刻。这本书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研究,以及对当时参与者的采访,提供了一个关于德国战败和希特勒自杀的详细而引人入胜的叙述。
这本书的精彩部分之一是对希特勒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的描绘。乌尔里希通过对希特勒的日常生活、决策过程以及他与周围人的互动的描述,揭示了这位独裁者在第三帝国最后时刻的内心世界。书中描述了希特勒在战争后期如何变得越来越孤立,如何与现实脱节,以及他是如何在幻想和错觉中度过最后的日子。
另一个精彩的方面是对柏林战役的描写。乌尔里希详细描述了苏联军队如何包围并最终攻克柏林,以及德国军队和普通民众如何在绝望中抵抗。书中对战斗的描述非常生动,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柏林的混乱和恐慌。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希特勒的继承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和卡尔·邓尼茨(Karl Dönitz)之间的权力斗争。乌尔里希揭示了希特勒在自杀前是如何匆忙地选择邓尼茨作为他的继任者,以及邓尼茨在希特勒死后如何试图维持德国的抵抗。
最后,书中对德国投降的描述也是一大亮点。乌尔里希详细叙述了德国政府如何与盟军进行谈判,以及最终签署无条件投降的过程。书中还讨论了德国战败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总的来说,《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是一部内容丰富、研究深入的历史著作。它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还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剖析,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了那段历史的复杂性和悲剧性。乌尔里希的写作风格清晰、流畅,使得这本书既适合历史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