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回复: 1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本杰明・艾尔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s34245053.jpg          

书名: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作者:本杰明・艾尔曼
分类:中国 历史
ISBN:9787520195430      

内容简介

如果没有科举,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

“当今世界上读过最多八股文文章的人”对科举制度的重量级分析之作!

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

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介绍历年科举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再现那个时代令人欢喜令人愁,甚至使得举国若狂的科举图景。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撰写万字长文推荐!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political and cultural machinery)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没有科举的话,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而本书正是对这一制度的重量级研究之作。

——包弼徳(PeterBol),哈佛大学东亚系Charles H. Carswell讲席教授,代表作《斯文:唐宋思想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艾尔曼的这本书……从文化史的角度,深入而细致地叙述了明清科举史的变迁,科举如何影响了传统中国皇权与精英士绅,科举文化与社会生活怎样形成复杂关系,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文化史意义上的中国。……它可以说是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代表作《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A. Elman),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1999-2001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2002年后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2017,其中在东亚系为1958届胡应湘讲席教授),于2017年荣休。代表作有《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迁》(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科学在中国(1550-1900)》(On Their Own Terms: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以及本书,此外还与亚历山大•伍德赛德(Alexander Woodside)合编了《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1600-1900》(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这本书是本杰明・艾尔曼教授对1315-1905年间中国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书中不仅广泛研究了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维度,而且运用了千余种史料作为分析的基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史学态度。以下是对该书的部分内容进行的点评:

1. 历史研究:
   - 艾尔曼教授精心研究了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制度的演变过程。
   - 通过千余种科举相关的史料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研究依据。

2. 社会影响:
   - 书中探讨了科举制度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阶层流动,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3. 政治作用:
   - 艾尔曼分析了科举制度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皇权合法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说明了科举对于当时政治体系的重要性。

4. 文化意义:
   - 讨论了科举考试如何成为晚期帝制中国最显著的文化现象之一,以及它对文学、艺术乃至民众心态的深远影响。
   
5. 多维视角:
   - 作者不单单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科举,还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等多维视角进行综合探讨,使得研究成果比较全面。
   
6. 学术贡献:
   - 该书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关于晚期帝制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的全新视角和宝贵资料,对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有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是一部深入研讨科举制度并呈现其在中国社会各方面影响的学术著作。艾尔曼运用大量的原始史料,将科举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使其成果具有了高度的学术价值。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社会、政治、文化影响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