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回复: 1

《神谕女士》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4314292.jpg          

书名:神谕女士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49637836      

内容简介

明明那么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总在自我否定?

◆ 千万女性共鸣!探察女性内心无时无刻的自我否定

◆ 140多项世界重磅文学奖得主、《使女的故事》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经典长篇

◆ 戴锦华、梁永安、包慧怡、冯内古特、爱丽丝·门罗、琼·狄迪恩、珍妮特· 温特森、尼尔·盖曼、石黑一雄等均是阿特伍德的忠实读者

◆ 21种语言、86个版本,20多年来不断再版

◆ 知名译者谢佳真译本,阿特伍德研究学者袁霞老师万字导读

◆ 女性“互联网高级嘴替”,反叛!辛辣!幽默!

在他们眼里,我是离经叛道的诗人,是神秘莫测的文化偶像,是超脱凡俗的古典缪斯,是万众追捧的神谕女士。

但在我的内心,我永远是懦弱顺从的主妇,是逃避现实的骗子,是制造幻象的小丑,是众人嫌恶的超重女孩。

我是琼·福斯特,更是千千万万的女人。

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所有女人曾经、正在、即将经历的一切。

·

🧜 媒体名人评论

◆一本疯狂有趣的书。《神谕女士》魅力非凡,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科克斯书评》

◆爱、恐惧、理解、悬念、性感和幽默——《神谕女士》几乎触及了每一种情感,其深度、活力和智慧在任何时候都是罕见的。——加拿大广播电台

◆如果你觉得只有朝九晚五的现实生活最安全,你也许不会欣赏她的书。然而,如果你希望超脱这些现实,试试读她的作品。——《大都会》

◆阿特伍德没有获得诺奖,是诺奖的耻辱。——戴锦华

◆阿特伍德因聪明而臭名昭著。——包慧怡

◆我一直认为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1.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生活令我沮丧,我希望能有不止一种人生。

2.在我的中学年代,打字与胸部同属女性的第二性征。

3.没有满二十五岁不要嫁人。

4.缺乏魅力的丰腴女人和瘦削女人都可能遭受折磨。事实上,前者更可能受到欺凌。

5没有人将肥胖视为不幸,人们认为那纯粹是个人意志薄弱造成的结果。

6.我完全了解想逃的心,因为我正是那样长大成人的。

作者简介

【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出生于1939年11月18日,毋庸置疑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她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50余国,与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起进入名校教学大纲。

自20世纪60年代起,她出版了近40部小说、18部诗集,塑造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女性角色,荣获140多项世界文学重磅奖项,成为当之无愧的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热”更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世界文学。

约17岁时,阿特伍德决定成为作家,她的家人能够包容各种非人类的生物,却无法理解作家这种“生物”,毕竟女人彼时的归宿除了主妇就是打字员。阿特伍德说道,在女作家被视为怪胎的年代,女性表示自己想要成为作家,就像是说自己打算去男洗手间小便一样——要么胆子贼大,要么品味奇差。

《神谕女士》是阿特伍德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胖女孩琼坎坷的成长经历。阿特伍德说:“我刚着手写《神谕女士》的时候只有一个声音、一个角色,在写作过程中她开始变化。她幻化成不同的人物”。琼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仿佛一面三面镜,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她惶惑矛盾的内心,也是几乎所有女性心照不宣但不可避免的成长隐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神谕女士》深度解读

《神谕女士》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1976年出版的作品,她的文字一如既往地犀利而深刻。小说以琼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层层剖析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定位和期待,让我深受触动。

琼自小与所谓的“标准形象”不符,她的体态丰满,常常因此遭受旁人的讥讽和歧视。琼的故事让我思考,社会为何不能宽容多样性。阿特伍德通过琼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成长道路上的种种不平等与挣扎,以及她们寻求自我价值和独立的艰难旅程。

书中有这样一幕,当琼努力在诗歌创作中表达自己的声音时,却遭到男性主导的文学界的轻视与忽略。这不禁让我感叹,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常常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勇气和毅力。阿特伍德通过琼的经历,传递出一种对性别平等的渴望和呼喊,她的文字仿佛一股清流,冲刷着读者内心的尘埃。

琼虽然身处不利境地,但她不屈服于命运,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个人的价值。她的故事映射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普遍处境,也启示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权利展现自己独特的色彩,并为之勇敢地抗争。

阿特伍德所刻画的琼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肖像,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性别问题。如今重读这部小说,仍能激发出对性别平等和自我价值认同的深层思考。《神谕女士》不仅记录了一个女性的成长,它更像一部时代的缩影,提醒我们在性别议题上,社会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