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回复: 2

《1942河南大饥荒》 宋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纪实 
51JUTLQ0Z9L.jpg          

书名:1942河南大饥荒
作者:宋致新
分类:历史 纪实 饥荒
ISBN:9787216075053      

内容简介

《1942河南大饥荒》是目前关于河南大饥荒的最全最完整的真实记录。收录了美国记者白修德当年的真实报道,当时《大公报》、《前锋报》的原始报道和社评,以及相关知情者的回忆与反思。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灾荒的最原始而真实的记录,以及整个灾荒的前因后果。全书图文并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收录了美国记者福尔曼在随白修德当时采访时拍摄的原版照片。

作者简介

宋致新,女,1949年5月生于河南开封。1953年随父母迁往武汉定居。“老三届”高中生。当过农民、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至退休。研究员。著有《文学论稿》、《长江流域的女性文学》、《袁枚的思想与人生》等书。2005年编著有《1942:河南大饥荒》一书。图左为作者母亲宋秀玉,字映雪,1913年2月生于河南邓州,武汉市文化局离休干部。她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见证人,也是作者父亲李蕤到灾区采访写《豫灾剪影》的支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河南大饥荒》这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1942年发生在中国河南省的严重饥荒事件的作品。宋致新不仅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揭示了这场导致至少300万人死亡的人道灾难,更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现代史书中的缺失进行了反思。下面将就书中的精彩部分和核心观点进行具体点评:

1. 历史背景与起因分析:
   - 描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发生的多重背景,包括抗日战争期间物资短缺、气候异常导致的粮食减产,以及当时政府的应对措施不足等。
   - 作者详细分析了多方面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这场人间惨剧的发生,并指出了其中的社会、政治原因。

2. 真实报道与知情者回忆:
   - 引用了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报道,以及当时中国国内媒体如《大公报》、《前锋报》的原始报道和社评。
   - 包含了相关知情者的回忆与反思,增加了叙述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3. 数据记录与案例描述:
   - 提供了大量关于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的数据,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严重性。
   - 描述了许多生动个案,使历史事件具有了个体化的面貌,便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4. 批判视角与现代反思:
   - 对于现代史书中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载的缺失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不利于历史的全面认知和教训的汲取。
   - 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研究被忽视的历史事件。

5. 文学表达与情感投入:
   - 在叙述上运用了文学化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加强了读者对灾难的感知。
   - 作者的情感投入明显,使得整部作品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历史记载,而是有着温度和生命的叙述。

6. 历史意义与教育作用:
   -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挖掘和分析,增强了历史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公众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
   - 可以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材料,向年轻一代传递过去的记忆,以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7. 史料奇缺与保存问题:
   - 突出了史料的稀缺性和历史保存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关注并收集整理类似的历史材料。

8. 综合评估与学术价值:
   - 豆瓣评分显示该书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其中有5星评价占比约28%,显示出其学术价值和受欢迎程度。

此外,在了解这段历史时,可能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开放心态,了解和研究不同历史事件的视角和方法;
- 关注史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和学术讨论,增强自我历史素养;
- 鼓励和支持历史学家及出版社对于罕见或鲜为人知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出版。

综上所述,《1942河南大饥荒》这本书是对1942年河南大饥荒灾难的深刻揭露和研究,其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宋致新通过广泛搜集的资料和深刻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这一被遗忘的历史片段。书中不仅展示了详尽的数据和真实的报道,还提供了富有情感的个人回忆,使其成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作品。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从中获得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1942河南大饥荒》:历史的沉痛与作者的担当

当我翻开宋致新著作的《1942河南大饥荒》,一种沉重如巨石压胸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调查,将我带入了那个悲惨的年代,那是一段被时间遗忘,却绝不能被历史忽视的浩劫。书中记载的300万人的悲剧,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在的警示。

宋致新在书中倾注了巨大的心力,他不仅广泛搜集了当时的新闻报道,如美国记者白修德的报道,还汇集了《大公报》和《前锋报》等原始资料,并结合知情者的回忆,勾勒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饥荒画面。这些文字记录,不只是干枯的历史数据,它们诉说着灾难背后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尊严的坚守。

这部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并非仅仅因为其背后触目惊心的数字,更在于作者试图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以及通过字里行间传达出的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历史回望并非为了翻旧账,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书中不仅仅是对灾害的描述,更多的是深入剖析了造成这场灾难的种种原因:天灾、人祸、政治、社会结构的不健全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的历史画卷。作者不遗余力地展示这些细节,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为了警醒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的教训不容忽视,只有深刻汲取,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多次落泪,为那些无辜生命的消逝,也为今天我们仍能拥有和平生活而感激。《1942河南大饥荒》是宋致新对那段苦难史的深情书写,也是对生者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历史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构成的,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生命。

在这本书的精彩部分,我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人性的挖掘、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正是这些深刻的内涵,使得《1942河南大饥荒》值得每个人反复品读,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