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回复: 1

《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 张赞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纪实 
s28356879.jpg          

书名: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
作者:张赞波
分类:工地 纪实
ISBN:9787549573806

内容简介

一条中国式道路的诞生记;一部发展时代的观照记与沉思录。

大湘西,千年驿道旁的一个古老村庄,林则徐和沈从文足迹洒落之地,一条新规划的高速公路正待破土动工,引来大拨以修路为业的外地人和钢铁机械。在危机四伏的的寒来暑往里,在矛盾丛生的现实境遇中,他们为这条昂贵的通衢大道付出劳力与心智,甚至献上尊严与生命。随着修路者的到来,平静的家园也风起云涌,古老村庄难逃发展浪潮的裹挟:田地征收,房屋拆迁,古树凋零,庙宇重建,山河巨变……而人心和道德也一再经受微妙而持久的冲击。修路者和当地人——两个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命运因这条大路紧紧相连,彼此交织和冲撞,或喜或悲或苦或乐。

作者张赞波既是纪录电影导演又是作家,他耗时三年多“潜伏”在故乡的筑路工地上,近距离接触路桥公司职工、修路民工、包工头、工程监理、当地村民与基层官员,用摄像机和笔同时记录下一条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生动讲述了一群公路建设者的人生故事,细致描绘了一个基层村庄被时代改变的境遇,客观呈现了一个行业内部的真相与秘密,深刻展现了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光荣与代价。

本书繁体版一经亮相便成为台湾年度热门非虚构作品,获得2015年台北书展大奖“年度之书”、2014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好书奖之“十大中文创作”、2014年台湾《放映周报》“年度十大电影专书”、2014年度出版人“两岸议题选书”……马英九亲自向作者颁奖;蔡英文成为本书读者,将其列入私人书单公布;朱立伦邀请作者参加新北纪录片论坛。今在繁体字版基础上,《大路》简体字版增补数万字文字,首次披露数十幅纪实图片,构筑出一部更精彩的“纸上纪录片”。

作者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出身的张赞波,名列栗宪庭电影基金名单上的年青一代,他的独立纪录片处女作由周云蓬作曲,他的另一部纪录片同题著作,被称为何伟《寻路中国》的“高速公路版”,并由马英九颁奖,还被蔡英文纳入私人书单在其Facebook上公布,是继野夫、钱理群等人后,第四位获得台北书展大奖的大陆作家。但这些年来坚持独立拍片,几乎没有收入。同获开卷好书奖的台湾作家骆以军给他留言:“赞波,太感动于你的片了。”而对获奖,他自己说,无论如何,书籍的功能在于被阅读,否则,还不如落在一位会认真阅读它的小贩手里。

张赞波,生于70年代,湖南邵阳人,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曾用笔名“北太西”写作影评、诗歌,后成立渐近线电影工作室,专事独立纪录电影创作,持续关注中国高速发展下的个体尊严与生存境遇。主要作品有《天降》(Falling from The Sky,2009),《恋曲》(A Song of Love, Maybe,2010),《有一种静叫庄严》(The Interceptor from My Hometown,2011),《红白蓝》(Red,White and Blue,2012)等。作品曾参加过国际国内数十个电影节(展),是当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的中坚力量。2015年完成本书的同题纪录片《大路朝天》(The Road),入选第28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电影节长片主竞赛单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部分内容的更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行业动态的敏锐观察,   - 真实记录:诸葛越通过记录自己两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言行,提取出实际可行的教育方法。
更为读者在大数据时代的实践提供了更多实用的工具和策略。

   - 作者运用启发性的故事和语言,使得深奥的学习原理变得生动易懂,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
   - 数据采集:本书除了介绍本地数据的处理方法,也涵盖了如何从网络或其他电子资源导入数据。
   - 经验总结:书中的经验均来自于作者亲身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人机边界:作品对克隆人和自然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挑战了人类对于自己独特性和归属感的传统认知。
张赞波所著的《   -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帮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的本质。

5.大路:高速总之,《决战大数据(升级版)》一书的深度和广度,为现代企业家、管理者、数据科学家以及对大数据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学习方式革新:
   - 自由意志:马特的故事让人思考,即使在被预定和限制的环境下,个体是否仍能追求自由和自主权。
   - 数据导出:为了能让数据分析的结果分享或用于报告,Wes McKinney详细讲解了将数据导出为各种格式的方法。
中国里的工地纪事
8. 文化批评
   - 长期跟进:该书的写作历时十年,反映了作者长期的观察与思考。

5.》是一部深刻揭示中国高速公路通过本书,不仅可以获得数据思维的理论认识,更能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法,
6. 实战案例与最佳实践
从而在数据驱动的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生存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