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回复: 1

《传习录》 王阳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s29600245.jpg          

书名:传习录
作者:王阳明
分类:儒家 哲学 国学 心学
ISBN:9787539983240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各版《传习录》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内容由王阳明亲自审定且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结构与内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书附录的王阳明亲自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唯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加以译注,为读者重现这一历经四百余年经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传习录》王阳明思想简析

《传习录》这本书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书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传习录》的编纂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传承佳话。最初由王阳明的首徒徐爱提议,后经由路侃、南大吉、钱德洪等人之手,最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三卷本。这一过程体现了心学传承的精神,也是王阳明思想得以保存和发扬光大的重要途径。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强调知识与行动不可分割,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价值。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儒学的重大突破,也为后世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书中还特别注重心性修养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心性的修炼是实现道德提升和个人完善的关键。通过内省和反思,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心的善恶之念,并通过格物致知,逐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种内在修养的过程,不仅是个人道德提升的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传习录》中也体现了王阳明辩证的授课方法,他擅长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当代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传习录》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学术领域,更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行为的指南。王阳明的思想,尤其是他对于“良知”的阐述,强调人皆有良知,良知即是天理,人人皆可成为圣人。这一观点,极大地提升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为人人追求精神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

《传习录》是一部深具哲理且充满人生智慧的书籍。王阳明在书中提出的许多思想,如“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准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读《传习录》,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更能从中汲取到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智慧,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