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回复: 1

《禹域鸿爪》 内藤湖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日本 
s29731621.jpg          

书名:禹域鸿爪
作者:内藤湖南
分类:文学 日本 游记
ISBN:9787533950217

内容简介

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开山人内藤湖南,晚清民初与中国文化学界要人名流的往来实录

————————————————————————

生于儒学世家、自幼熟读中国古典的汉学大师

和严复、张元济、文廷式、清肃亲王等政、商、学界要人名流的笔谈、交游

描写自然风光,考证名胜古迹,评论名流人物,抒发古今之慨

————————————————————————

内藤湖南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禹域鸿爪》是他于1899年到1918年之间,多次到中国访问、游览后,写作的七种考察记录的合集。这些文字以旅行家的严谨态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各省各市的所见所闻,既包括名山大川的地理地貌、走势分布,也包括名胜古迹的保存状况、建筑样态,既誊录或回忆了内藤湖南和严复、张元济、文廷式、清肃亲王等知识界名流和朝廷要人的笔谈对话,也描写了一般百姓、兵卒小贩的生活与姿态。作为深受汉学影响的一代知识分子之一,作者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文化认同和理解。这本游记并不停留于走马观花的记录和浮皮潦草的议论,而是在文化批评和社会观察上具有非一般的深度和参考价值。

————————————————————————

**新译新增的游记合集,来自日本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的写实记录**

本书收录内藤湖南写作的七种中国游记,其中《绪言》《禹域鸿爪》《鸿爪记余》三部分曾收入《燕山楚水》一书翻译引进,此次是新译;《己亥鸿爪纪略》《禹域鸿爪后记》《游清杂信》《游清记别记·京津访问记》《中国观察记》等则之前未收入中译本的游记集中;此外,书末还附录了著名日本汉学家桑原武夫的《湖南先生所嫌厌的》,从侧面反映内藤湖南的个人爱好和文化取向。这些文字为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日交往情况、日本对华策略等,提供了更多可供研究和探讨的材料。

**与严复、文廷式、张元济、清肃亲王等名流要人的往来对话,珍贵的历史材料**

除观览景物、登临怀古外,书中难得留下内藤湖南与严复、张元济、文廷式等知识分子的笔谈记录,以及与清肃亲王等重要人物的回见和交谈概况。这些记录和笔记,较多关注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及政治现实,反映出社会各界名流要人对中国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局势的判断。这些意见从今日看虽未必尽皆公允,但可以代表或反映当时各种思潮交汇的情况,是珍贵的历史材料。

作者简介

[日] 内藤湖南

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开山人。自幼受汉学熏陶,曾投身报界,后任教于京都大学,任东洋史学第一讲座教授。内藤湖南从1899年开始多次造访中国,怀着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国社会的关心,与罗振玉、王国维、严复、郑孝胥、张元济等往复交流,并留下珍贵的笔谈记录、日记、书信等,收入《禹域鸿爪》一书。

(译者)李振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学翻译家。译有:夏目漱石《梦十夜》、夏目漱石《虞美人草》、横光利一《感想与风景》、铃木正夫《苏门答腊的郁达夫》、内藤湖南《禹域鸿爪》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禹域鸿爪》深度解读

《禹域鸿爪》这部作品集合了内藤湖南先生1899年至1918年间七次中国行的考察记录,通过作者的历史视角和旅行家笔触,让读者仿若随着作者的脚步游历了壮阔的中国古代文明。书中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旅行记,更是一部历史和文化的深度交流笔记。

每次踏足中国这片禹域,内藤先生都能以他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在访问龙门石窟时,他详细描述了石窟的雕塑艺术,并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这种生动的场景描写与深入的文化探讨,是书中的一大亮点。

在讨论中国历代政权更迭时,内藤湖南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史实叙述,而是试图探究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动因。他对于唐朝的衰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理解。

当然,作为一部跨越数十年的考察记录,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信息因时间而显得有些陈旧。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会发现这些“陈旧”反而增添了历史感,让人在阅读中领略时光流转下的东方智慧。

书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描写也颇具看点。内藤对于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的笔下,皇宫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有了生命,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匠心独运。

在深入读完《禹域鸿爪》之后,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与历史互动的书。内藤湖南用他的学术严谨和旅行家的感性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面的中国,让这部书不仅成为日本中国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成为了我眼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