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2|回复: 2

《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 薛仁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文化 
s29728674.jpg          

书名: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
作者:薛仁明
分类:中国 文化史
ISBN:9787101130195

内容简介

中国学问原来该有的力量,是安顿我们个人的生命。

本书是台湾知名学者薛仁明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肖关于生命学问与国学教育的对谈录。

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讲者、行者,更是中国文化的践行者,他聚焦于两岸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实感,不空谈概念,不贩卖知识;因为践行,所以他深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然安然自在。

谈中国文化,一定要和我们的生命产生联系,这样才会真正有根基。薛仁明从传统文化实践者的角度谈礼乐重建与现实困境,从为人之父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相续相接以及家族伦理,从各种文化现象中品评躁郁时代中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自信。同时关注传统文化对大众的深厚影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激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恢复我们的生命、生活与历史、祖先、天地万物的传统联系,找寻一种身心的归宿感和一种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气象。

作者简介

薛仁明

作者,讲者,行者。

台湾台南南边的渔村茄萣人,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第十二代。父母亲均不识字,未受过学校教育。高中二年级开始,他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之后,有心于儒释道三家。关注的焦点,为生命之修行与文化之重建。

1993年起,长居台东池上乡下。直至2009年,开始在两岸报刊发表文章。文章聚焦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实感,长于从浅近之处,推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在礼崩乐坏的当下,总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使人即使面对劫难,仍处处见到生机。尤其能将中国文化中的人间兴味,在不知不觉中,给挑拨开来,霍地亮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天地。已经出版的繁、简体著作,有《胡兰成天地之始》《孔子随喜》《人间随喜》《教养,不惑》《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其人如天──古“汉”人的生命气象》《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等。2017年12月获得“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称号。

除写作外,长期在台北书院、上海恒南书院、上海廿一文化、上海朴山堂以及广州、北京、成都、杭州、重庆、长沙、郑州、石家庄、西安、济南、大连、沈阳、银川、深圳等各地学习机构与民间组织讲授中国文化课程。

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讲授《史记》与《论语》等短期课程;曾连续三年担任南京审计大学中国文化客席讲座;曾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台湾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高校邀请,做过多场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因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课程回响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这本书,由薛仁明和王肖共同创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探讨传统文化与生命哲学的书籍,更是一部引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身心归宿的指南。下面将深入探讨书中的几个精彩部分:

1. 生命与文化的连接
   - 生命实感的体现:薛仁明通过自己作为中国文化践行者的身份,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体现了生活与文化的融合,这一实践使得他虽身处浮躁的环境,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稳。
   - 文化与生命的根基:在谈到中国文化时,薛仁明强调了文化与个人生命的深刻联系,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承文化的精髓。

2. 礼乐传统的现代实践
   - 礼乐传统的困境:书中讨论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面对礼乐传统的衰落与重建的必要性。薛仁明从传统文化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统礼乐文化在今天社会的应用和挑战。
   - 家族伦理与文化相续:作为一位父亲,薛仁明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家庭内部传承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强调了家族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 对谈式的教学方式
   - 问答互动的启发:书中采用了薛仁明与王宵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智慧的对话澄清人们对生活、文化等诸多问题的疑惑。这种形式不仅接地气,也非常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4. 回归传统与文化自信
   - 躁郁时代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潮中,薛仁明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全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和谐及个人安身立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身心归宿的寻求
   - 寻找生命气象:书中还着重探讨了如何激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恢复与历史、祖先、天地万物的传统联系,帮助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身心的归宿感。

此外,此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当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启迪。它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通过理解和实践传统文化来找到生命的安定和心灵的归宿。

总的来说,《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生命学问的新方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薛仁明不仅引导人们重新发现文化的力量,也鼓励大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定位和心灵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深度点评

在薛仁明的《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这本书中,作者和王宵老师之间的对话部分,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精彩篇章。他们围绕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礼乐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张力、以及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坚守并传承传统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且接地气的探讨。

书中所讲述的内容,不仅具有说服力,更充满了实践智慧。通过这种问与答的形式,使得读者能够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对一些曾经模糊不清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理解。比如,在讨论到中国文化和个人生命实感的联系时,书中强调了文化与个人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叙述,更是作者亲身体验后的真实感受。

作者薛仁明的身份多重,他不仅是一位思考者,也是一位实践者。正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文字显得尤为有力量。在周遭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他依然能够安然自在,这种从容不迫也许正是中国文化给予他的深厚底蕴。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样的学问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方向,而书中所述的这种回归生命学问的渴望,实则是对于个体存在意义与精神寄托的重建。它提醒我们,除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应滋养心灵,找回与历史、祖先、天地万物的传统联系。

这本书的亮点还在于它的实际指导意义。它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具体的生活指南,引导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者对于家族伦理、礼乐重建等话题的深刻见解所打动。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在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论述,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以对谈的形式生动地阐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更是一本指导实践的手册,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真正落实传统文化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