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回复: 1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马未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艺术 
s10314355.jpg          

书名: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作者:马未都
分类:收藏 文化 艺术
ISBN:9787101064919      

内容简介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他还撰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其中,《中国古代门窗》一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设有家具馆、陶瓷馆、工艺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出版的一本书。书中不仅涵盖了丰富的收藏知识,还通过精美的图文展示了各类杂项艺术品的魅力和价值。下面将对这本书中的一些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漆艺的神秘:
   - 漆本来源于漆树分泌出来的黏稠树脂,具有防腐作用。
   - 古人利用这种特性,将漆涂于器物表面,形成保护层。
   - 漆艺品以其色泽光鲜、质感温润受到收藏家的喜爱。

2. 琥珀的传说:
   - 琥珀是由松树树脂经过长时间地质作用后石化而成。
   - 琥珀中常常包裹有古老的昆虫和植物碎片,是研究古生物的珍贵材料。
   - 琥珀以其独特的美和历史价值,成为收藏界的重要品类。

3. 文房四宝的魅力:
   - 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书中对这些文具的制作工艺和使用历史进行了详细介绍。
   - 文房四宝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人雅士表达情感和艺术创作的媒介。

4. 陶瓷的艺术:
   - 中国陶瓷以其精美的造型、釉色和纹饰著称于世。
   - 书中探讨了不同朝代陶瓷的风格特点,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
   - 陶瓷收藏不仅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

5. 玉器的精神:
   - 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美德的象征。
   - 玉器的雕工和设计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 收藏玉器不仅欣赏其物质之美,更领略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6. 金属工艺品的辉煌:
   - 金属工艺品如青铜器、金银器皿等,展现了金属工艺的精湛技艺。
   - 这些工艺品往往与历史事件和宗教信仰有关,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 金属的光泽和质感给人以华贵和永恒的感觉,成为收藏的重要对象。

7. 织绣的细腻:
   - 织绣艺术以其精细的针法和丰富的色彩体现了女性的巧手和审美。
   - 书中对织绣的材质选择、图案设计和文化意义进行了阐述。
   - 织绣作品不仅是实用品,也是传统女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展现。

8. 竹木牙角的匠心:
   - 竹木牙角雕刻展现了工匠对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新。
   - 这些作品往往小巧玲珑,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想象力。
   - 收藏这些艺术品,不仅是对工艺的欣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总的来说,《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收藏世界。这些点评只是书中的一部分精彩内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全书,更全面地了解杂项收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收藏鉴赏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