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回复: 1

《城堡(名著名译丛书)》 弗兰茨・卡夫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31dzc-LS6iL.jpg          

书名:城堡(名著名译丛书)
作者:弗兰茨・卡夫卡
分类:名著 小说 文学
ISBN:9787020124954      

内容简介

《城堡》不但是卡夫卡*重要的作品,而且也*卡夫卡风格,被誉为“卡夫卡的《浮士德》”。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而徒然努力的故事。作品寓意深刻,内容荒诞离奇,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谬、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因此有人称它是一部“迷宫似的令人晕头转向的小说”。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遍布全世界,被尊为现代派文学大师。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曾为保险公司职员,业余从事创作。生前在德语文坛几乎鲜为人知,死后引起世人广泛注意,成为美学、哲学、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先后出版《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和《饥饿艺术家》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此外写有三部未竟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在生前均未出版。

高年生(1932—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德语专业。译著有《女士及众生相》《小丑之见》《亲和力》《三毛钱小说》《最底层》《安妮日记》《俾斯麦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堡》是弗兰茨·卡夫卡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所创作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在点评这部作品的精彩部分时,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荒诞与现实交织:
   - 小说中的现实与非现实交织构成了一个独特世界。这种荒诞的表现手法不仅令读者感到困惑,同时也引人深思,从而探索隐藏在奇异表象下的深层意义。
   - 主人公K徒劳地尝试进入城堡的过程,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挫折与障碍放大,形象地展示了现代人在面对官僚体制时的无力感和焦虑状态。

2. 个体与体制冲突:
   - 通过K与封建当局的对立,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下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主义的弊端。
   - K的努力屡次失败反映了个体在强大的体制面前所承受的压迫和挑战,体现了卡夫卡对于社会结构和人类状况的深刻洞察。

3. 迷宫般的叙事结构:
   - 小说的叙事结构如同迷宫一般,充满转折和死路,这恰恰映射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迷惘和对未知的探索。
   - 故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对城堡的接近和远离,都是对人的存在及其在世界中位置的哲学探讨。

4. 人物的多面性:
   - 小说中的人物各具特色,从城堡中的官员到普通人,他们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
   - 主人公K的性格层次丰富,既有坚定的追求,也有摇摆不定的时刻,他的经历象征着每个人在面对权威和追求目标时的内心挣扎。

5. 寓言式表达:
   - 卡夫卡的写作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多种多样,至今无定论。
   - 《城堡》可以看作是对于权力、孤独、疏离感和社会机械性的深刻隐喻,给予读者广阔的解读空间。

6. 语言与风格:
   - 尽管卡夫卡的语言明净,但他的想象奇诡,善于用简洁的文字创造出让人不安的奇异氛围。
   - 小说的风格独特,融合了现实与幻想,合理与悖谬,构建了一个独属于卡夫卡的文学世界。

7. 主题的普遍性:
   - 虽然《城堡》产生于20世纪初的奥匈帝国,但其主题对于今天的读者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
   - 无论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还是对权力结构的批判,这些话题仍然引起现代人的深思与探讨。

8. 象征意义的多样性:
   - 城堡作为一个符号,其含义多重,既代表权力中心,也象征着无法到达的理想或目标。
   - 书中的其他元素,如雪、黑暗、桥梁等,也都富有象征意义,为阅读体验增添了更多解读的维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卡夫卡生前并未享有如今日之大名,而是死后才受到广泛关注。这意味着,他在创作时相对自由,不受当时市场与批评的影响,这对作家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创作状态。

总的来说,《城堡》作为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仅是因其别开生面的文学手法而被众多写作流派追认为先驱,更是因为它在展现人与社会、个体与体制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