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回复: 1

《打造消费天堂》 连玲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社会 经济 
s29777537.jpg          

书名:打造消费天堂
作者:连玲玲
分类:历史 社会 经济
ISBN:9787520126687      

内容简介

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百货公司不传统商 店最明显的差异在亍规模:建筑之大,往往占据整个街区;商品之多,足以涵盖人生所有需求;而其经营原则乃以交易量最大化,来达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丌过,百货公司 丌只是人不物的集散地,也是观察社会关系的视镜及权力再现的空间。由亍这个行业在 阶级、国族、性别等层面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借此打破许多既定的界线, 重新析论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从“人”的角度来看,百货公司原意是对所有人出售所有物品的“环球供货商”,是华人/洋人、男人/女人、中产阶级/劳工阶级的交会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运作逻辑下,丌同的人群却得到丌同的待遇。从“物”的角度来看, 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商品不消费行为,却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被贴上阶级、国籍、 性别的属性卷标。因此,五光十色的百货公司丌仅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展示橱窗,也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近代上海的传奇建立在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 物关系上,而百货公司正是人、物互动的实践场域,既充满了魅惑不欲望,也承载着矛盾和争议。

作者简介

连玲玲,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学博士,师从彭慕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妇女史、城市文化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这本书,由连玲玲著,是一本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消费文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学术作品。该书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详细分析了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是它们如何通过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来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的。下面围绕该书的几个核心论点进行点评:

1. 消费空间的革新:
   - 百货公司作为新兴的消费空间,其设计和布局旨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引导消费者进入一个充满视觉诱惑和物质享受的环境。通过展示最新的商品和采用现代化的营销策略,百货公司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还在心理上塑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习惯。
   - 这种消费空间的创新对城市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变迁。

2. 资本主义与消费文化:
   - 百货公司的兴起是资本主义在中国扩散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些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展示和销售,实现了资本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消费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交换,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 作者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如何利用消费文化来加强其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和文化冲突。

3. 社会阶层与消费模式:
   - 通过百货公司这一载体,可以观察到不同社会阶层在消费模式上的明显差异。富裕阶层通过高额消费来展示其社会地位和品味,而中下层阶级则可能更多地受到消费诱惑,寻求通过模仿上层社会的消费行为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 这种消费分层揭示了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消费主义如何在社会阶层之间构建了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

4. 性别视角下的消费文化:
   - 书中还特别关注了女性消费者在百货公司中的特殊地位。百货公司为女性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进行消费又可以展示自身的公共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
   - 通过分析女性在消费文化中的活跃参与,连玲玲揭示了女性如何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及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女性的社会身份和自我认同。

5. 现代性与文化认同:
   - 百货公司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现代性与文化认同碰撞和融合的前沿。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 作者指出,百货公司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文化认同和保护的讨论,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总结而言,《打造消费天堂》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观察近代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消费文化演变的窗口,还深刻分析了百货公司如何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塑造现代中国。书中的深入分析和丰富案例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消费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持续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