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回复: 1

《逆流(译文经典)》 于斯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8782245.jpg          

书名:逆流(译文经典)
作者:于斯曼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32771264      

内容简介

德塞森特厌倦了巴黎的虚伪和浮夸,转而避居于丰特奈小镇,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据个人审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缔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对抗世俗的潮流。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绘画、宝石、花卉、文学等。于斯曼借这位反英雄的主人公之口诠释了他的颓废美学,斩断了和自然主义文学的联系,奠定了19世纪邪典之作的地位。王尔德称《逆流》是一部“毒液四溢的书”。

作者简介

于斯曼,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前期拥护自然主义,和左拉、莫泊桑等人合著了短篇集《梅塘夜话》,之后转向象征主义,《逆流》就是于斯曼转型之后的代表作。于斯曼具有极高的审美品位和时代触觉,在绘画方面推崇印象主义画派,在文学方面赞赏波德莱尔、爱伦坡、拉马丁等人。于斯曼的《逆流》启发了后世很多作品,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也提到了此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逆流》颓废与反叛的文学独白

在《逆流》这部作品中,我被于斯曼创造的那个反英雄的主人公深深吸引。他以一种颓废的姿态面对19世纪的社会现实,这种颓废美学不仅斩断了和自然主义文学的联系,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声反抗。我不禁感叹,于斯曼通过这个角色诠释了他的文学转型,从自然主义的拥护者到象征主义的探索者,这一转变在我看来是惊世骇俗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王尔德对《逆流》的评价——“毒液四溢的书”。这样的说法虽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恰如其分地突显了作品的独特之处。于斯曼的文字里,确实充斥着一种颠覆传统、挑战旧秩序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学界来说,无疑是极具震撼力的。

书中的细节描写也是值得称赞的一环。于斯曼不仅仅是在宏观上构建了一种颓废的美学观念,他在文字中对物品、环境、人物心理等的刻画同样细腻入微。每当夜深人静时翻开这本书,仿佛能闻到故纸堆中散发出的陈旧气息,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彷徨。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不禁反思,颓废并非完全是消极逃避的态度,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逆流》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19世纪末期人们心灵的空虚和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显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

对于《逆流》而言,它的光彩部分在于它敢于直面社会的逆流,敢于表现出一种不同于主流的价值观念。正如ISBN编号9787532771264所承载的信息一样,这本书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文学作品,成为了某一时期文化的象征,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