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回复: 1

《建筑改变日本》 伊东丰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日本 艺术 
s29508452.jpg          

书名:建筑改变日本
作者:伊东丰雄
分类:建筑 文化 日本 艺术
ISBN:9787515105666      

内容简介

“建筑是为了创造人们可以持续生活的环境,所以,没有一件工作可以被认为是与建筑无关。”——伊东丰雄

▲ 日本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最新作品

一次摇撼日本东部的大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令伊东丰雄四十余年的建筑师生涯迎来了某种“轮回”。在各个巨型都市中,建筑已然沦为巨大资本流动的可视化装置,与人脱离,不过是无形资本的具象体现。而相比之下,地方建筑项目的落实,却令人感到建筑与人之间依存关系的重生。让自己“艺术性”的建筑就此完结,以地方为立足点找寻建筑的意义,拓展未来的可能性,成为伊东丰雄今后的建筑转向。

▲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过,用微小的建筑活动,重归人与建筑、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远的将来,东京会是什么样的面貌?伊东丰雄对此描述:“城市是被无休止重复着的均质格子所吞没的网格世界。身处无限均质的世界之中,无论选择在哪里工作,决定居住在某栋建筑的北侧还是南侧,或是弄清到了二层还是五十层,都改变不了同一的人工环境这一事实。”建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放任均质化的推进,世界将陷入一片死寂,人们在平静、安全、无欲、无求的苟活中走完一生。作者有感于此,在“歧阜媒体中心”、“信每新松本总部”等最新地方项目中,寻求自然与建筑在当下的协调,具体到一座图书馆的光线分区,一间办公室对季节温度的顺应,于实实在在的建筑活动中,重系人与自然的温暖纽带。

现代主义的全速推进,令日本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玻璃覆盖下的高楼大厦,看似透明而轻盈,于其中生活的人们,却在这同质化的建筑风貌下,感受着日渐厚重的区隔,仿佛无生气的中性存在。这样的浪潮亦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一件件“艺术品”造型精致,不断走向形式与技术的极限,却远离了体恤人情的本质。

人们对建筑彼岸幸福生活的寄盼,不断催发着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反思。一间图书馆如何关顾人对光线的不同需求?一栋新的办公楼如何尊重人对季节温度的感受?一座岛屿如何重新焕发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光辉?

作者有感于自己近十年来的思想变化,通过对“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爱媛县“大三岛计划”等最新建筑项目的梳理与沉思,指出现代主义建筑的极限,并展现出在这个时代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建筑可能性。

人们塑造建筑,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回归质朴,重新思考人与建筑的未来。

作者简介

伊东丰雄,1941年出生,日本第三代建筑师代表人物。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科,1971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后正式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近年来代表建筑作品有日本仙台媒 体中心、岐阜媒体中心,以及中国台湾的台中歌剧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改变日本》这本书经由伊东丰雄之手,以其深刻的建筑哲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建筑如何对人们生活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该书不仅涵盖了作者近十年来的思想变化,还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局限与新的建筑可能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1. 建筑哲学探索:
   - 伊东提出建筑应为人类创造可以持续生活的环境,强调了建筑的广泛影响。
   - 书籍反映出作者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质疑其忽略了人的感性需求和自然关系。

2. 与自然环境关系:
   - 爱媛县“大三岛计划”展示了如何让岛屿焕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光辉。
   - 书中讨论的建筑项目旨在恢复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反思现代主义下的自然隔绝问题。

3. 岐阜媒体中心设计:
   - “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考虑了人对光线的不同需求,体现了建筑对细节的关照。
   - 该案例突出了作者追求的光与影的交织,以及空间对使用者感受的深刻影响。

4. 现代主义建筑批判:
   - 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全速推进造成了日本都市的同质化问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受变得单一化。
   - 作者反对将建筑仅作为艺术品来对待,认为这忽视了建筑应当体恤人情的本质。

5. 建筑与人的关系:
   - 伊东认为建筑应当塑造人们的生活,而人们也参与塑造建筑,这种双向互动是书中的重要主题。
   - 书中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尊重并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6. 灾难对建筑影响:
   - 一场大地震和疾病让作者重新审视了建筑的责任和角色,在灾难面前建筑如何更为人性化和坚强。
   - 灾害带来的反思使伊东的设计更加注重建筑在危机中对人的保护作用。

7. 资本流动体现:
   - 书中批评了在资本主义下,建筑沦为资本流动的可视化装置,失去了与人的联系。
   - 作者呼吁需要重建建筑与居住者之间的亲密联系,反对过度商业化对居住本质的侵蚀。

8. 未来建筑构想:
   - 通过沉思现有项目,书中展现了探索新时代建筑的可能性,强调了建筑需要与人、自然和谐共存。
   - 伊东的设计倾向于回归建筑的质朴和功能,重新定义了未来建筑的方向。

总之,伊东丰雄的《建筑改变日本》不仅是一本关于建筑实践和理论的书,更是一次关于人类生活环境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书中贯穿着对现代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建筑未来的宏大构想,其精彩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既实用又有哲理的视角,让读者重新认识建筑对生活的深远影响。对于关心建筑、城市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灵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