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回复: 1

《张岪与木心》 陈丹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31eKDd9sYZL._SY346_.jpg          

书名:张岪与木心
作者:陈丹青
分类:回忆录 文学 杂文
ISBN:9787550316867      

内容简介

“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陈丹青

张岪,是木心为陈丹青起的笔名。

1982年,陈丹青、木心,先后赴美,在纽约地铁相遇,此后亦师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陈丹青开始书写木心,八年过去,乃有此集。书中以极尽写实的笔墨,慎重恳切的文字,送别木心,也为读者带回了木心。

罕有一个人的死亡,被如此细致地描摹;也罕有这样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视死亡。本书从终点出发,追忆木心一生文学与艺术的旅程。随着木心身后《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的出版,以及木心故居纪念馆、美术馆的先后落成,作者回顾木心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漫漫历程,追忆海外孤露的生活点滴、文学灵感绽放的时刻、出访英伦的旅程,更以画家的体贴与见识,缕析木心绘画的渊源与追求。再没有一个人,能这样亲切而体贴地为我们道说木心的世界。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陌生的经验》及新书《张岪与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张岪与木心》--陈丹青笔下深情的送别

《张岪与木心》这本书,是陈丹青对已故艺术家木心的深切怀念和生动描摹。书中以陈丹青独特的文笔,慎重而恳切地追溯了木心的一生,从他的文学旅程到其艺术追求,以及他们之间绵延三十年的师生情谊。

在书中,陈丹青不仅仔细叙述了木心生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将其死亡视作一个文学课题来审视。这种深入探讨的方式,使得木心的生活和创作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呈现。尤其是他细腻地回忆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的历程,展示了木心在异国他乡如何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去影响学生和读者。

阅读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陈丹青对于友情的坚守和对艺术的热爱。即便木心已离世多年,陈丹青仍然选择用文字继续他们的交流,仿佛通过书写能够跨越生死,触及那个远去的灵魂。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木心的艺术追求,从画家的视角出发,层层剖析木心的绘画艺术,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书中对于木心的描述,没有过多的夸张和修饰,更多的是平实而深情的记述。例如,陈丹青谈及木心在英伦之旅中的种种经历,真实地反映了木心作为艺术家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感悟和思考。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整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的温度。

《张岪与木心》不仅是对木心的深切缅怀,也是对那段难以复制的师生情谊的珍视。陈丹青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致的画卷,带领我们走进了木心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是对所有热爱文学和艺术的读者的一次精神飨宴,同时也是对生命和死亡,友情和艺术的深刻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