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回复: 1

《凉灯》 黄于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纪实 
s29990141.jpg          

书名:凉灯
作者:黄于纲
分类:湘西 纪实 苗寨
ISBN:9787570507672      

内容简介

画家黄于纲寄居凉灯15年,在用画笔描绘这座村庄的动人风物与岁月更迭之际,也用文字记录了凉灯这一湘西苗寨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叙述了数十个家庭的生活与变迁,聚焦式地呈现了一个特殊家庭的人和事,探讨了他们的生死、欲求、爱与前途。作者视角独特的观察、细致纤柔的笔触,使得那些平凡的人、朴拙的事以及常规的人生变得丰富动人、诗情画意起来。本书不仅是一个画家对“边城”风情人物的深情记叙,更是一部有着恢弘社会学意义的村落及族群心灵史。

作者简介

黄于纲,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凉灯苗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80后艺术家中的翘楚。其绘画和文字作品,从社会学和艺术学切入,以“现实主义”态度述说当下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凉灯-山这边的中国》由黄于纲所著,该书以画家的独特视角记录了湘西苗寨凉灯的十五年变迁。下面将围绕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多角度的点评:

1. 艺术与文字的交融:
   - 黄于纲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作家。他借助画笔和文字两种媒介,展现了凉灯村寨的自然风光与生活点滴。
   - 书中融合了丰富的插图和精细的文字描述,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生动、立体的凉灯。

2. 民族生活的真实记录:
   - 作品深入描绘了凉灯这一湘西苗寨的民族风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文化特色。
   - 黄于纲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下了村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面向,为苗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 家庭与个体的聚焦:
   - 作者选择了特定的家庭作为叙述焦点,透过他们的生活变迁来映射整个社会的面貌。
   - 通过对特殊家庭中的人和事的描写,书中探讨了关于生死、欲望、爱与前途等普遍主题。

4. 生活哲学的阐释:
   - 在记录日常生活的同时,作者反思了生活的本质,表达了对生命、欲望、爱情和未来的深刻看法。
   - 书中的人物故事常常是平淡无奇的,但经过黄于纲的笔触,变得富含诗情画意,引人深思。

5. 社会变迁的剖析:
   - 作为一个寄居15年的村庄,凉灯在黄于纲的笔下成为了一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书中分析了其社会结构和文化随时间的演化。
   - 村落以及族群的心灵史被细腻地勾勒出来,反映了较大环境下的社会变化对一个小众群体的影响。

6. 诗意生活的探索:
   - 凉灯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黄于纲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书中的文本与画作都在追寻一种质朴而又诗意的生存之道。
   - 作者通过对凉灯村落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遗失的传统价值的珍惜。

7. 文化身份的构建:
   - 通过展示凉灯村寨的民族文化,书中探讨了苗族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问题。
   - 书中详细描述了苗族传统节日、服饰、习俗等,强调了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性。

8. 边城视角的启发:
   - 凉灯作为“边城”的象征,黄于纲用这个特定的位置启发读者思考中心与边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
   - 书中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边城的风貌,也唤起了对于边缘群体生活状态的关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阅读《凉灯-山这边的中国》不仅要关注其内容上的丰富性,还要注意作者采用的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性。黄于纲如何通过文字和图画将苗族山村里平凡的生活点滴转化为一部具有广泛社会学意义的作品,是阅读时需要深入探究的重点。

总的来说,《凉灯-山这边的中国》凭借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成为了一部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兼具社会意义的作品。黄于纲通过15年的生活经历,将一个遥远苗寨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刻画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