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回复: 1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 陈志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理财/投资 经济 金融 
s4563721.jpg          

书名: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
作者:陈志武
分类:理财 经济 金融
ISBN:9787508623306      

内容简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不一定拥有最多的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以今昔对比和中外对比雄辩地证明了几点:勤劳只能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而创造财富有三个维度“深度”、“广度”、“长度”。这三种维度分别对应“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单位时间生产率的上升”、“市场开放导致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以及“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而三大条件的实现,则有赖于明晰的产权保护和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三大条件一起实现,才能使财富的创造最大化。

作者简介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访问教授。

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经济学和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具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陈志武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金融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成为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读物之一。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之“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和“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并入选多家专业媒体评选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图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这部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劳动者面临的财富积累问题。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作者陈志武对于勤劳与财富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经济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体系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分析:

1. 进取本性与财富迷思:
   - 勤劳并非财富的唯一决定因素,陈志武提出这个问题,引发读者对于“勤劳致富”传统观念的反思。
   - 书中对人们进取心与财富关系的探讨,拓展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观,并引导读者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因素。

2. 制度机制与金融创新:
   - 作者强调了制度机制在促进财富创造方面的重要性,提出比有形资源如“地大物博”更为关键。
   - 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被认为对现代经济发展比较重要,它能够为财富的积累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3. 财经著作与影响深远:
   - 此书获得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并受到多家媒体推荐,显示了其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 陈志武的其他著作也与此书中的观点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解读。

4. 勤劳致富与文化传承:
   - 勤劳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备受推崇的美德,但本书却指出,仅有勤劳是不够的,需要有合适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支持才能实现财富的积累。

此外,在阅读本书时,可能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政策及其对民众财富积累的影响。
- 探究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及其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经济活动。
- 思考教育与技能培训如何提升劳动者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

总结而言,《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新版)》的精彩部分在于其对传统勤劳致富观念的质疑,以及提出了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体系在财富积累中的关键作用。陈志武的论述不仅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为理解和解决中国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