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回复: 1

《内忧与外患》 樊树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417z1gCPE2L.jpg          

书名:内忧与外患
作者:樊树志
分类:历史 明史 晚明史
ISBN:978710113792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

内忧与外患,是晚明王朝面临的一个生死难题。在这个两难之境间,朝廷的急于求治却遇到了大臣的相互倾轧。边关沦陷,中原土崩,大明王朝在朝臣不断的党争和倾轧中“气数”殆尽。

本书分四章:第一章《崇祯:清查阉党逆案》,第二章《辽东:大明王朝的隐患》,第三章《皇帝急于求治,大臣倾轧不已》,第四章《民众反乱,中原土崩瓦解》。作者站在全球史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在遍阅晚明各种史料的基础上,由朝廷间的日常细节建构晚明大历史。

作者简介

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晚明大变局》(2015)、《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明史讲稿》(2012)、《张居正与万历皇帝》(2008)、《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2007)、《国史十六讲》(2006)、《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国史概要》(1998)、《崇祯传》(1997)、《万历传》(1993)、《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等。其中,《晚明史(1573-164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晚明大变局》入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华网、新浪网等二十余家媒体2015年度好书,并入选新华网2015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忧与外患》这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详细讲述了晚明时期的历史,特别是围绕“内忧”即朝内的党争以及“外患”即外部的侵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对晚明时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洞察到历史进程中的那些关键时刻。以下就此书的一些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全球视野的晚明史: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作者樊树志先生采用全球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晚明时期的历史。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历史书写模式,将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 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书中详细阐述了晚明王朝面临的内忧与外患这一生死难题,深入分析了朝廷急于求治与大臣相互倾轧之间的矛盾,以及边关沦陷、中原土崩等严峻局面,展示了明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国家困境。

3. 朝廷党争的细致描写:书中对于晚明时期的党争有着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如何削弱了国家的统治能力,以及这种斗争对晚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影响,让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内忧对晚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破坏性。

4. 外部侵扰的深入探讨:樊树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战争叙述上,更深入地分析了外患对晚明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包括民族关系的紧张、军事防御的压力增大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等,这些内容都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晚明时期的外交和军事状况。

5. 丰富的历史细节:在阐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作者还补充了大量生动具体的历史细节,如官员的个人经历、民间的生活状态等,这些细节的加入,使得历史不再是干巴巴的年代记录,而是鲜活的人物故事,增强了历史的逼真性和感染力。

6. 客观的历史分析:书中对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较为客观公正,既没有过度美化明朝的统治,也没有对反抗力量一味的贬低,这种平衡的处理方式,更能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情感认同或排斥。

此外,阅读《内忧与外患》时,读者可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作者从全球史角度解读中国历史的尝试。
- 对于书中提到的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额外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和认识。
- 考虑到历史的复杂性,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分析可能会有多种解读,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批判性思考。

总的来说,《内忧与外患》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全球史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晚明时期的历史,尤其对于内忧外患的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分析。书中的精彩部分不仅包括其详实的历史叙述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更在于作者试图揭示的历史规律和深层次原因,这些都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