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回复: 1

《纯真年代(果麦经典)》 伊迪丝・华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s29743493.jpg          

书名:纯真年代(果麦经典)
作者:伊迪丝・华顿
分类:文学 经典
ISBN:9787210101390      

内容简介

《纯真年代》是美国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故事背景为19世纪末的纽约上流社会。贵族青年阿切尔与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梅两情相悦,订婚在即。这时梅的表姐埃伦从欧洲返回纽约,一方面寻求与浪荡伯爵丈夫的离婚,一方面要在纽约开始新的生活。上流社会对埃伦的特立独行充满偏见,对离婚这样的“丑闻”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阿切尔热心帮助自己少年时代心仪过的埃伦重新融入纽约的过程中,两人暗生情愫。阿切尔、埃伦、梅,三人在内心、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都面临抉择……

伊迪丝·华顿凭借此书获得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1993年上映的同名改编电影,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佛和薇诺娜·瑞德主演,获得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

◎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

◎同名改编电影由马丁·斯科塞斯指导,丹尼尔·戴-刘易斯等主演,获奥斯卡金像奖五项提名

◎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的100部伟大小说之一

作者简介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

美国作家,原名伊迪丝·纽伯德·琼斯(Edith Newbold Jones),生于纽约一个上流社会家庭。1885年与波士顿人爱德华·华顿结婚,二人于1913年离异。之后伊迪丝移居欧洲,长住法国。1937年去世,葬在凡尔赛。

凭借《纯真年代》获得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是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纯真年代》的时代印痕与人性的博弈

在《纯真年代》中,华顿精心描绘了19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的微观世界,通过贵族青年阿切尔与大家闺秀梅的爱情故事,细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心理。

伊迪丝·华顿巧妙地利用了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对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施加影响。阿切尔和梅之间的爱情,虽然深藏不露,却因为深受社会规范的束缚而无法开花结果。他们的感情,如同被尘封的往事,让人在回顾时不禁感慨万千。这段感情的描写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种种限制,还反映了个体在传统压制下的无力感和挣扎。

书中对于纽约上层社会的细节刻画,是另一处不可多得的精彩所在。华顿以其独到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们,其言行举止、社交活动乃至生活哲学,都无不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的执着与遵循。然而,正是这些细节之中,透露出主人公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在《纯真年代》的世界里,每一个角色仿佛都承载着时代的烙印。他们对于名誉、地位的追求与维护,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一切,都在无形中构成了对阿切尔与梅之间纯真爱情的考验。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在极为重视传统与规范的社会里,依然有那么一些闪光的人性之光,试图穿透世俗的枷锁。

《纯真年代》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更是一部时代镜像。它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映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与社会心理。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华顿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那些被岁月遗忘的情感纠葛。

作为对《纯真年代》这部作品的点评,我认为华顿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同时也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过去,更能反思现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