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回复: 1

《火车大巴扎》 保罗・索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542081.jpg          

书名:火车大巴扎
作者:保罗・索鲁
分类:小说 文学 游记
ISBN:9787020153923      

内容简介

保罗•索鲁横越欧亚大陆

一场火车上的视觉盛宴

在火车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保罗•索鲁

保罗•索鲁乘坐火车,从伦敦出发,穿越欧洲,横贯整个亚洲。壮游之路,由众多著名的火车路线连缀而成,车头蒸汽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次发现之旅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要过很久之后,西方世界才开始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美食、信仰和文化。回到当时当地,在索鲁眼中与笔端呈现的欧亚大陆,展现出的是一派完全陌生的图景,弥漫着真正的异国风情。

这位爱发牢骚的旅行者,在似乎永无止境的西伯利亚横贯线上,一连数日,车窗外全是相同的冰雪和树林。火车驶上伏尔加河的长桥,同车人都拥到窗边,凝视着黑幽幽的流水,他却听到包厢中传出清甜飘渺的圣歌,心间涌起几乎难以负荷的哀伤。

——————————————

四十多年前,保罗•索鲁从伦敦的维多利亚站出发,完成了贯穿欧亚大陆的旅行。他的出行工具是众多著名的火车,有东方快车、开伯尔山口慢车、夜班邮车、金箭、北方之星、跨西伯利亚快车等。

在这趟漫长的旅途中,各色人等如流水般来了又去:疲惫的老人达菲尔错过了火车;令人啼笑皆非的萨迪克正在找另一半;开伯尔山口月台上的疯子在欺负小男孩;曼德勒火车上八十岁的老厨师絮絮道起陈年旧事;印度南部的月台上有行乞的残疾女孩……这些平凡人的故事在索鲁的笔下变得不平凡。

作者简介

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1941-

美国旅行作家。曾在马拉维的丛林学校担任和平团教师,在乌干达的大学担任讲师。在新加坡大学任教期间,将短篇故事及为报刊撰写的文章结集成册,并开始写小说。后与家人移居英国,居住十多年。目前在美国定居,仍前往各处旅行。

保罗・索鲁著作丰富,包括《赫拉克勒斯之柱》《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美国深南之旅》等。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火车大巴扎》:穿越时空的欧亚旅行

《火车大巴扎》这本书,如同一幕幕流动的风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世界。保罗・索鲁用他丰富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伦敦出发的火车,载着他穿越了欧洲,直至亚洲的边缘。这趟横贯欧亚的火车之旅,通过书页传达给了我,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

阅读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东方快车、跨西伯利亚快车等列车上形态各异的人生百态。疲惫的老人、幽默的萨迪克、月台上的疯子、讲述往事的老厨师,以及行乞的残疾女孩,每一个角色都仿佛从书中走出,与我不期而遇。索鲁的笔触将这些平凡的故事渲染成了不平凡的旅程,让人感受到每一段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火车大巴扎》中,索鲁不仅仅是在叙述他的旅行经历,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不同文化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他描述的场景,不论是车头蒸汽的朦胧,还是各地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都透露出一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意,以及对旅途中相遇者的温暖关照。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让人眼界大开,更是精神上一次丰盛的飨宴。虽然这趟旅行发生在四十多年前,但索鲁所记录的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依旧与今天的读者产生着共鸣。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对于广阔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人生多样性的欣赏。

结束这本书的阅读,就像是走完了一段长长的旅程,我发现自己的心灵也随着索鲁的足迹踏遍了欧亚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次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旅行,也是一次记忆与想象的美好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