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回复: 1

《义疏学衰亡史论》 乔秀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其他 
s29651402.jpg          

书名:义疏学衰亡史论
作者:乔秀岩
分类:文献学 经学
ISBN:9787108059680      

内容简介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哲研究离不开手的基本资料,但以往几乎没有人真正探索过贾公彦、孔颖达等人编写注疏的思考过程。读书不是淘资料,而要体会作者心思。刘炫学问很大,批评前人颇有据理不饶人的执着气势,又因这种批评不可能马上被学界接受,所以经常用讽刺的语气,既自尊又自卑。贾公彦有时拼凑旧说改头换面,不顾其说破绽四出,反而因小聪明而自鸣得意。孔颖达基本接受刘炫学说,《书》《诗》《左传》正义皆以刘炫《述议》为基础,又要消除刘炫的偏激,《礼记》以皇侃《义疏》为基础而兼用刘炫新说进行粗糙的调整,充分显示官方办事的特点。

阅读注疏,我们都能感受到刘炫、贾公彦他们的神态,或怫然或莞尔,而体会他们的思考,就是读经学著作的乐趣所在。

作者简介

乔秀岩,1966年生于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先后师从户川芳郎、倪其心、王文锦、尾崎康等先生。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三《礼》、经学史、版本目录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义疏学衰亡史论》--传统学术之光

本书《义疏学衰亡史论》是乔秀岩教授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义疏学科的力作。书中以《论语义疏》、《左传正义》、《礼记正义》、《周礼疏》和《仪礼疏》五部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辅以《礼记子本疏义》和《孝经述议》等珍贵供参,对义疏学的兴衰进行了深刻剖析。

在书中,乔教授详细分析了各位大家如皇侃、二刘、孔颖达和贾公彦等人的态度立场和学术方法。他们各自独特的学术风格和思想特点,如同一面面镜子,反映出了义疏学的丰富内涵和广博外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论语义疏》的分析尤为深入,这部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不仅揭示了其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的学术特色,还对其考核和补充辨证的治学方法进行了深度解读。

读《义疏学衰亡史论》,我仿佛行走在一条由古代学者的智慧铺就的道路之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尤其是对那些已经佚失的文献,如《礼记子本疏义》和《孝经述议》的引用和分析,更是让读者能够窥见那些已经消失的学术瑰宝。

此书不仅是对义疏学的历史发展的追溯,更是一个对传统学术精华的热烈颂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迷失在快节奏和高效率的追求里,而忘记了那些古老智慧的沉淀和传承。《义疏学衰亡史论》就像一股清泉,提醒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学问的敬畏与传承。

结语乃是点睛之笔,乔教授不仅总结了义疏学的衰亡原因,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他认为,虽然义疏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已然衰亡,但其精神实质和治学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学习。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无疑给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是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情的告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深深打动,也更加坚信只有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